雪山景区这名驻村队长好能干;大东乡一名卡户把50亩荒坡变“花果山”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0-06-15

古城区首家盲人按摩店注册 成立 公司 6月29日,丽江诚心盲人推拿按摩有限公司举行成立揭牌仪式,这是古城区第一家盲人按摩店注册公司。该公司由从事盲按工作多年的按摩师王桥顺和涂丽红大学生就业规划论文

雪山景区这名驻村队长好能干;大东乡一名卡户把50亩荒坡变“花果山”大学生就业规划论文

和丽平:驻村“第一书记”的扶贫路

走进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大具乡甲子村委会,提起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丽平,很多村民都竖起大拇指:“他来到我们村,是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

从机关走进农村,依靠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和丽平成了村民的“主心骨”;从办公室到田间地头,他成了农事的“行家里手”。近4年来,和丽平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捋起袖子,与群众拉家常、听建议、解难题、谋发展,从最初的陌生到互相信任,和丽平已经真真切切地融入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和丽平向记者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感受。

2016年3月,当兵8年回来在玉龙雪山旅游安全巡逻队担任副队长的和丽平受玉龙雪山管委会委派,到玉龙雪山腹地甲子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自此开始了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的生活。一年中有200多天驻在村子里,入户登记信息、询问情况,与村民同心协力建设家乡。

左二为和丽平

和丽平驻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脉诊病”。“若想推动经济发展,首先提高村民收入和构建淳朴文明乡风。”和丽平向记者说道。面对甲子村的现状,世代居住着彝族、纳西族、苗族、藏族、汉族5个民族,家里年轻人在景区务工,村里只剩年长的村民,但和丽平只会说纳西话和汉话,如何与其他民族同胞沟通,如何让他们了解来意……刚驻村时他被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起初有点不知所措,虽然工作队中有普米族、彝族队员,但由于分片区走访,并不能随时在一起。”面对困难,和丽平没有气馁和逃避,想方设法与群众耐心交流,有时候还带着“翻译”入户遍访,慢慢融入了群众生活,有了良好的沟通交流。

左一为和丽平

4年来,和丽平和4名队员一直奋战在脱贫攻坚战第一线,走进19个自然村,每天穿梭于乡间小路,出没于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排民忧,解民困,竭力帮助村民发展产业经济,带动村民积极性。

“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就无法实现乡村振兴。”和丽平说。为了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脚步,他与村两委班子一道,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村内自筹、派出单位投入、上级帮扶等渠道,先后投资1053.27万元资金着力抓好以农田水利、道路桥涵、活动场所、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社会事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协调31万元扶持解决甲子完小完成篮球场建设和教室维修工程;黑水三组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实施黑水二组人畜饮水工程,切实解决黑水二组旱季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协调50万元实施二十三公里村1.7公里的村道硬化项目;支持甲子村委会仍无活动场所的11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配套资金180万元,实现甲子村委会所有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协调完成一碗水人畜饮水工程,解决长期困扰一碗水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甲子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要想让村民脱贫,就必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和丽平同村两委班子一道,制定发展思路。在进一步巩固旅游反哺农业措施,让村民享受着旅游业反哺农业政策的同时,于2017年开始发展甘子甘坂婚纱摄影公司村集体经济,享受分红,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均纯收入已达2万多元。

为更好地发展产业,驻村工作队,还从外面请来技术人员,引进核桃嫁接技术。为了让村民更加了解技术致富的重要性,驻村工作队个个身兼数职,当脱贫致富宣传员,又当护林防火宣传员,还当技术指导者。和丽平说:“如今,许多甲子村的村民从景区工作回来,还可以帮助家里人干农活,把种植业和养殖业做得有声有色。”

“景区规范发展,村民退出经营,现在已经实现681名村民在景区就业。”和丽平说,旅游业反哺农业政策实施以来,实现了每户一人能在景区就业,辍学率急剧下降,促进了景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景区生态环境逐年恢复并日益改善,景区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旅游反哺有效解决了“保景与富民”的结构性难题,实现了景区与社区的共同发展,构建了和谐的“景社”关系,成为全国“景区带村”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左一为和丽平

今年春节期间,遇上突发的疫情,和丽平与同事们走进村子,摸排人员,全面禁止各类公共场所聚会、聚餐和娱乐活动,及时宣传防疫政策和科普知识,同时出动护林防火宣传车播放科普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让村民理性应对疫情,提高预防能力。

短短4年多,一个个特色扶贫产业,如同一粒粒种子,不仅在甲子村这片土地上成长、结果,还在村民心里产生致富动力。甲子村委会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脱贫出列,2016年贫困村脱贫出列……一个个荣誉的取得,都离不开和丽平的辛劳付出。

李映芳

50亩荒坡变成“花果山”,他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走进古城区大东乡白水村委会下岩瓦村四组,提起潘铁生的名字,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小潘特别能吃苦,短短五年,他硬是把村里集体林中的一片荒坡搞成了“花果山”。

近日,在白水村村委会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潘铁生的种植基地,在50多亩的果园中,他正在修枝打杈。苹果、核桃……一个个果实压弯了枝头,今年果园丰收在即,潘铁生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这些苹果树已经有5年了,挂果的就有680棵。”潘铁生放下了手里的剪刀,指向了套种在苹果树间的花椒、核桃以及中药材:“今年,预计我的果园仅果实一项就能收入20000多元。除了林果,我还发展起了林下经济,果树下套种了魔芋、重楼、洋芋、蔬菜,并养殖了1000多只土鸡,每年夏季,果园里还会长出鸡枞菌,更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然而,很多人都不会想到,今年42岁的潘铁生,曾是村里的困难户。2016年,全家被列为建档立卡户。

“家里一直以烤烟种植为主要生计。多年前,在昆明打工的大哥患上了痛风和肝硬化,回到家里后,病情日趋严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近年来,一家人为了给大哥治病, 前前后后总计花费了60多万元的医药费,家中债台高筑,原本贫困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潘铁生说。

脱贫决不能“等、靠、要”。当看到村里后山集体林中有片荒坡,坡上都是齐腰深的荒草,潘铁生和父亲商量:开荒种树,林下种药、种菜。他的想法得到了家人、村干部以及驻村挂联单位的支持,同村群众也纷纷表示愿意将这片荒坡交给他承包打理。

2015年一开春,潘铁生说干就干,父子二人在荒坡上搭建了木楞房,将吃、住用品带到山里,开荒除草,利用挂联单位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提供的100卷铁丝网、1000棵果苗,将整片50亩荒坡全部种上苹果、核桃和花椒。

2019年,潘铁生种下的果树有了收益——5000斤苹果有了8000多元的收入,核桃也收入了2000多元,加上蔬菜、鸡枞菌等,总收入达到了3至4万元。当年,潘铁生全家脱贫出列。

“区、乡两级的精准扶贫让我们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我忘不了挂联单位区工信局、市水务集团驻村工作队员的帮扶,他们不但为我家修缮了两间房屋,还资助家里建起了卫生厕所、洗澡间。我还要感谢白水村的村干部,他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嘘寒问暖、 为我打气撑腰,让我鼓足了脱贫的信心,我一定要知恩图报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潘铁生怀着感恩的心,先后为大东乡防疫一线捐赠了500斤洋芋、100多斤蔬菜、200斤苹果和50个鸡蛋。

山绿了,水美了,人富了。在这场脱贫攻坚的战役中,潘铁生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当谈及今后的打算时,他信心满满地说:“未来几年,要发展采摘体验休闲旅游产业,带动乡邻乡亲共同致富!”

来源:古城之窗

和丽辉

钱 磊

大学生就业规划论文 4月13日消息,今日晚间,有消息称美团正部署配股,涉及金额达100亿美元。联交所中央结算系统持股纪录查询服务(CCASS)数据显示,有投资者将逾3亿股或5.12%实名持股股份转由高盛持仓,媒体猜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