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专场发布会
通过感光元器件实现对事物的控制,“光控”在现实生活中已慢慢普及,例如手机人脸识别解锁、汽车雾灯自动开启……这次被光操控的是基因编辑。我国科学家的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科学本站
“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专场发布会本站
丽江历史文化灿烂、自然风光优美、民族团结进步,是全国唯一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城市,也是让多少人,包括在座的记者朋友魂牵梦萦和“舍不得”的诗和远方。党的以来,丽江市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总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市各族儿女团结一心、砥砺奋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全市上下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丽江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介绍党的以来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媒体朋友们介绍丽江这10年的发展与变化。首先,我代表丽江市委、市政府和125万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媒体新老朋友参加今天的发布会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多年来对丽江发展的关心、关注和厚爱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丽江地处滇西北,这里有世界上最优美的风光、最淳朴的生态和最勤劳的人民。党的以来,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新跨越,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生态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八个变化”:
一是贫困面貌之变:这10年,我们兑现了“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丽江过去是全省贫困程度较深的州(市)之一。党的以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尽锐出战、精准发力,全市1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玉龙、永胜、宁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直过民族”(傈僳族)、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整族脱贫,玉龙县县域贫困治理体系和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收入更高、住房更好、保障更实、环境更美、发展更快、组织更强的历史巨变。
二是经济实力之变:这10年,我们谱写了“经济总量翻番、产业加速转型”的跨越篇章。我们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227.6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570.5亿元,总量实现翻番,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全市经济总量以年均8%的增速,连续突破300亿、400亿和500亿大关。我们充分利用金沙江中游水电优势,成功引进西安隆基单晶硅棒、河南宝丰高纯石墨等项目,2021年,清洁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47.5%,清洁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增长极;我们积极探索氢能城市建设的丽江模式,开展绿氢制备、储运、应用,积极打造全省“新能源+绿氢”、氢能应用试点城市,建设“绿氢丽江”。我们全面实施金沙江绿色经济带建设,着力培育壮大高原特色农产业,古城高山花卉畅销“北上广”,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玉龙道地中药材总产值突破40亿元,被人民日报点赞,“云药之乡”实至名归;永胜食用菌成为欧美国家热销产品,出口创汇占全市的50%,小蘑菇长成大产业;华坪芒果种植面积达42万亩,居云南第一、全国第三;宁蒗马铃薯种薯带动9000多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三是旅游转型之变:这10年,我们呵护了“处处是美景、游客舍不得”的品牌形象。我们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秩序,首创的“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和旅游“红黑榜”制度在全省推广,旅游品牌形象全面修复。我们大力培育“旅游+体育”“文化+旅游”等“旅游+、+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东巴谷、物与岚等一批半山酒店建成运营,泸沽湖、老君山黎明景区、拉市海等一批世界级精品旅游产品正加速创建,“文化院落”“城市书房”“沉浸式旅游+剧本游戏”等全新业态层出不穷。我们深入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智慧旅游”成为全省标杆,古城区、玉龙县成功创建云南省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全市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游客人均消费位列全省第一。
四是基础设施之变:这10年,我们夯实了“以交通为重点、五网齐头并进”的发展基石。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全面打响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五网”建设大会战,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1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增加到421公里,实现了“县县高速、乡乡油路、村村硬化、组组通达”;大丽铁路完成提速改造、步入“动车时代”;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宁蒗泸沽湖机场通航能力持续提升,一条条航线通到了香港、台北,通到了新加坡、曼谷和吉隆坡,通航城市达90个,有力助推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腊姑河水库、程海应急补水工程等一批水利项目建成使用,滇中引水工程丽江段全线开工,金沙江中游库区航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中缅天然气丽江支线G实验基站开通,丽江率先步入了5G时代。
五是生态宜居之变:这10年,我们守住了“抬头蓝天白云雪山、低头绿水青山田园”的生态底色。我们坚决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6年保持100%,位列全国、全省前列,泸沽湖保持Ⅰ类水质、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程海、拉市海、金沙江干流丽江段水质逐步向好,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2.14%,森林蓄积量达1.26亿立方米;我们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推动丽江元素亮相《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华坪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实现了由“黑”到“绿”再到“金”的华丽转身。我们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正在积极打造花园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村,持续不断提升丽江颜值。
六是示范创建之变:这10年,我们唱响了“团结花开丽江美、各族儿女心向党”的进步之歌。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团结和谐是丽江非常显著的特征。我们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民族文化世界表达,全市先后创建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42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1个,今年1月,丽江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今天的丽江,各个民族发自内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七是民生事业之变:这10年,我们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成果”的发展理念。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群众增收、人民幸福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2年分别增长了2.21倍和2.59倍,年均增速10%和11.2%,高于经济增速。我们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出台《丽江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二十条措施》,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成文笔学校、市二幼、市二中等一批学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36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1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27个百分点。我们加快医疗补短板步伐,丽江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为甲等综合医院,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标准,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率均达到100%。全市人均寿命提高到75.03岁。我们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保持在全省较低水平,“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众志成城、同心同向,高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精准措施,自2020年2月以来连续30个月没有出现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为全省、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丽江贡献。
八是作风效能之变:这10年,我们扛稳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责任。我们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日益壮大,全市基层党组织已发展至5341个,党员近7.4万名,涌现出“全国优秀党员”“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人物。我们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丽江被列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获得“云南省人才特区”称号,“智慧党建”走在全省前列。我们严明纪律、严抓作风、严管干部,着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问题,党风政风、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生态不断净化优化。当前,我们深入落实省委作风、效能要求,启动“争一流、促跨越”行动,全市上下工作作风持续改进、工作效能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精气神不断提振,汇聚起了跑出丽江发展“加速度”的强大合力。
十年发展,丽江产业更加强劲、支撑更加坚实、环境更加宜居、活力更加迸发、人民更加幸福、保障更加有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争一流、促跨越”来谋发展、抓工作,全力将丽江建设成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力争“十四五”末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达到1000亿元以上、旅游总收入2000亿元以上,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媒体朋友们对丽江的深深挚爱,丽江是“家”,我们期待各位新老朋友到丽江感受古城的新韵、体验美丽的乡愁、见证奋斗的足迹。我们坚信,有一种“舍不得”叫丽江,有一种“再相聚”是丽江,“舍不得”的丽江期待更多“再相聚”。
感谢媒体朋友们对丽江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与关注,也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党的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丽江现场办公会提出的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精心谋划、全面布局、高位推动丽江文化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是规划引领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按照“丽江只有一个景区”的理念,高质量编制了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三年行动方案并明确二十条保障措施,瞄准高端化、国际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高水平、大手笔全面重塑丽江旅游,深入推进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二是创新驱动文旅深度融合。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用文化赋能旅游发展、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品位,用旅游带动文化传播、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打造推出《纳西古乐》《印象丽江》《丽江千古情》《木府风云》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丽江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最佳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荣誉。三是科技助力智慧旅游发展。全面开展智慧景区、数字小镇建设,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景区电子冠名,建成全省首座智慧厕所,推出刷脸消费、机器人导览、体感互动等一系列全新旅游服务体验,不断提升智慧服务、智慧监管水平,丽江市被列入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四是管理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优化旅游市场秩序,在全国率先建立“一”旅游结算模式和诚信旅游监理机制,首创“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和旅游“红黑榜”制度,目前,呈现出旅游人数、旅游收入、游客满意度持续上升,旅游投诉和不满意率持续下降的“两降三升”良好发展态势,走出了一条丽江特色、“治”“建”并举、全面规范、共建共享的新路子,丽江旅游美誉度显著提升。
这10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1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93.7亿元,年均增长7.8%。尤其是2019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一番。自疫情发生以来,丽江市委、市政府统筹抓好疫情精准防控和旅游业复苏发展,今年进入暑期以后,旅游业开始呈现出强劲复苏态势,7月份,全市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2亿元。
今后,我们将按照“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优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围绕“一体两翼、一带两区、四环多点”总体布局,高水平策划实施一批文旅项目,全面推进传统景区迭代升级,打造一批高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拓展旅游发展空间,提高旅游开放合作水平。二是实施融合发展战略。促进文旅良性互动、深度融合,将丽江独有的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业发展全过程各领域。围绕“舍不得的丽江”等文化旅游IP,继续实施“旅游+、+旅游”战略,不断催生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创造新价值。三是加强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品牌建设。立足三项世界遗产,做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民族文化的世界表达,全面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全面提升丽江文化旅游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四是提升“智慧旅游”建设水平。坚持从“管理端”和“游客端”入手,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打造智慧旅游项目,健全智慧旅游设施,完善智慧旅游平台,不断提升旅游管理数字化和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打造“智慧旅游”全省标杆、全国样板。
刚才,浦虹在发布词中提到这十年是丽江全面脱贫的十年,请问,丽江市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的主要做法有哪些?谢谢。
感谢记者的提问。丽江是一个偏远民族地区,也是知名旅游城市,在大美丽江的背后是欠发达的基本市情。脱贫攻坚之前,全市贫困发生率达19.2%,5个县(区)中3个是贫困县,宁蒗县是全省深度贫困县,466个村(居)委会中有贫困村250个、深度贫困村110个。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坚决贯彻习总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49.3亿元,实现17.91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2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玉龙、永胜、宁蒗3个县高质量摘帽,群众认可度分别达到97%、99.56%、99.11%,区域性、整体性绝对贫困全面消除。全市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276元增加到2021年的13144元,7年增长了5.8倍,农村生产条件大为改观,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去年,省委、省政府把丽江确定为全省4个乡村振兴示范区之一,对我们推进乡村振兴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进入新阶段,我们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五级抓”和“四个不摘”要求,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抓成果巩固。精准对象,全市组成457支动态监测工作组,对全市26万户105万农村居民开展了“七查七清”全员遍访,精准锁定“7类对象”。加大投入,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去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4.98亿元,实施项目1688个人。完善机制,实行线下网格化监测管理和干部帮户双重监测帮扶机制,建立第一时间发现和响应机制,定期核查、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到目前,全市三类对象风险消除率达65.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政府救助平台累计办理事项1.5万件,办结率达97%。扛实责任,实行“联县挂乡包村帮户”机制,全市32名厅级领导带头联系县(区)、挂钩乡(镇)村(社),560家单位包村,2.66万名干部帮户,928名工作队员驻村,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是抓持续增收。我们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开展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千方百计增加群众以工资性、经营性为主的“四项收入”。聚焦产业促增收,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县有支柱产业、乡有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全市140个企业、323个合作社与3.6万脱贫户建立了“双绑”机制,覆盖率达98.47%,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三类监测对象1.98万人,带动率达90.7%。聚焦就业促增收,持续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培育特色劳务品牌,加强劳动力实作技能培训,今年全市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3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05万人。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65元,收入绝对额比全省平均水平高675元,城乡收入比低于全省水平。
三是抓主导产业。我们把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作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主抓手,持续深化“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基本形成了古城区高山花卉、玉龙县道地中药材、永胜县食用菌、华坪县优质晚熟芒果、宁蒗县马铃薯种薯为主导产业的“一县一业”发展格局。坚持试点先行,在各县(区)选出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2个乡镇和6个村,创建一批“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的示范点,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积极探索“旅游+、+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新模式,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丽江样板”;着力推进农业市场主体倍增计划,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共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2户,今年新增农业企业1087户,农业龙头企业37户,成功引入东方希望、佳沃等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持续打造“丽系”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了中国驰名商标3个、云南名牌农产品23个,全市“绿色食品牌”基地面积达到657万亩,实现农业综合产值27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为1.43∶1,力争“十四五”末达到2∶1。
四是抓乡村建设。我们坚持规划先行,扎实推进“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确保今年完成90%以上村庄规划编制,明年实现全覆盖;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到“十四五”末力争实现污水垃圾全处理、农村卫生厕所全普及、村庄绿化覆盖率达50%以上;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大力推广“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建立划分网格1.1万个,配备网格员1.8万名,加大平安法治乡村建设,有效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推动“三治”深度融合,真正让每一个村庄都成为各族群众和谐共生、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近年来,丽江市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施了“丽江先锋”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请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关心关注。丽江市始终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决执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积极融入市委中心工作,全力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实施“丽江先锋”工程,涌现出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同志为代表的一批先进典型人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比学赶超、奋勇争先,在推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旅游转型、社会治理等方面当先锋作表率、争一流创佳绩,有力促进丽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实施“带头学习先锋”示范工程。认真执行党委(党组)“第一议题”制度,坚决贯彻落实习总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机关率先推行每周1次例会、每月1次中心组、每季度1堂党课、每半年1次研讨交流、每年1次体检的“五个一”制度,示范带动农村、学校、国企等各领域党组织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持续深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依托各级党校、各类实训基地全方位、多层次、分类别培训党员干部,全市党员干部的忠诚进一步筑牢、理论武装进一步强化、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
二是实施“脱贫致富先锋”富民工程。聚集精锐力量下沉主战场,市县乡领导班子成员挂乡包村全覆盖,选派418支5901名工作队员、1811名驻村开展脱贫攻坚,2015年以来全市提拔使用脱贫攻坚一线名。按期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主任“一肩挑”比例达到99.78%。开展“九个一批”(组织一批专家团队到基层开展智力帮扶活动、选派一批“科技特派员”联系服务贫困村、选派一批中青年骨干医生到基层卫生机构挂职服务、选派一批优秀教师到乡镇村中小学校开展送教帮教服务、借力一批合作平台加强培引、培养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一批电商人才、培养一批民族民间传统工艺人才、回引一批优秀人才带动致富)人才助力精准扶贫,组织15个专家团队到深度贫困县、乡开展帮扶436次,实施“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选派1200余名人才对村(社区)进行全覆盖帮扶。玉龙、永胜、宁蒗3个贫困县如期摘帽,“直过民族”(傈僳族)、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整族脱贫。
三是实施“产业发展先锋”引领工程。坚持组织引领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全市470个村(社区)均达到5万元以上。坚持抓党建促现代产业发展,推动丽江高山花卉、道地中药材、有机芒果、马铃薯种薯、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比如,华坪县荣将镇龙头村,构建以“支部带领、党员带头、专家带队、产业带富”模式,建成果子山万亩有机晚熟芒果示范基地,创下“最大规模芒果种植园”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开展“百名专家助推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建成丽江高效现代花卉产业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园。
四是实施“文明服务先锋”提升工程。丽江作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全域旅游融合服务发展,实施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白沙古街“三城联动”,以组织联建带动旅游联管、城市联治、活动联办和遗产联护,推动旅游转型升级。在玉龙雪山、大研古城等景区景点,设立“党员服务驿站”,全天候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物品租借、失物招领等“一站式”服务。建立社区联合“大党委”,组织辖区党员开展节假日志愿服务,古城区七一社区和新义社区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
五是实施“社会维稳先锋”治理工程。坚持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整合划分网格1.08万个,配备网格员1.79万名,实现“多网合一、一网通办”,全市基层治理成效显著、社会和谐稳定。市、县(区)成立物业行业党委,打造“党组织+城市社区红色物业”服务社区居民新模式,为176个老旧小区提供物业服务,惠及居民9万余户。深化“智慧党建”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上线古城智慧监管平台,有效提升景区治理服务;将党务政务服务线项便民事项办理延伸至村(社区),实现“审批不见面、办事不出村、最多跑一次”,“智慧党建”走在全省前列。
丽江不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请问,近年来丽江市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打算?谢谢。
丽江承载文化,文化成就丽江。多年来,丽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文化立市战略,以文化为魂、特色为根、创新为要,让诗和远方走到一起,走出了一条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丽江”二字正从一个地理称谓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个文化符号。
我们常态化开展“四史”教育,打造了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滇西北根据地暨边纵七支队纪念馆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了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我们持续加大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大力提升丽江古城文化内涵,建设了27个文化院落,持续用文化浓度稀释商业密度;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了《木府风云》《月亮花》等一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精品;我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了纳西古乐、印象丽江、丽水金沙等一批演艺节目,建设了红谷坡地、益田文创等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推出了东巴纸、珐琅银器、滇绣等一批拳头文创产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丽江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提升“文化丽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提出重点打造“红色丽江、多彩丽江、乡愁丽江、艺术丽江、创意丽江”五个IP,着力建设“红色文化弘扬示范基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基地、文学艺术创作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五个基地。借此机会,我简要介绍支撑“文化丽江”建设的五个IP:
一是红色丽江:聚焦红二、六军团长征过丽江、滇西北根据地、张桂梅先进事迹等红色资源,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丽江段)建设,将新建“中国党丽江第一个党支部旧址”等一批红色纪念场馆,公布镜湖学会等一批遗址、不可移动名录。红色文艺精品话剧《桂梅老师》正在全国巡演,取得热烈反响。丽江将全面提升红色文化标识度,让红色文化融入城市基因。
二是多彩丽江:围绕纳西族东巴文化,摩梭文化,彝族毕摩文化,他留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等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启动实施东巴文化研究专家库、纳西东巴医药古籍文献100卷翻译整理等一批文化工程,打造“三多节”“转山节”“阔时节”等一批民族特色节庆活动,设计推出“土司宴”“马帮菜”“他留情”等一批民族特色饮食,铸就丽江和谐包容和多元融合的文化底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乡愁丽江:立足丽江三项世界遗产桂冠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正在着手修缮流官府衙、文庙、武庙等一批历史遗址,新建东巴文化博物馆、茶马古道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文博场馆,实施白沙古镇纳西族口弦调传习中心、摩梭小镇手织披肩传习中心等一批非遗传习基地建设,我们将大力振兴乡村文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之魂,在丽江,不仅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能记得住乡愁。
四是艺术丽江: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丽江从来都是艺术创作的宝库和高地,当前,我们正在全力打造文学、美术、影视、音乐四张艺术新名片。今年以来,《十月》签约作家全球居住地、《小说月报》创作基地先后落户丽江,“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时代风华古城春秋鲁奖作家写丽江”活动先后成功举办;中央美术学院倾力打造的丽江城市美展专属品牌“神彩飞扬丽江写生双年展”反响热烈;电影《张桂梅》《与你共度的夏天》等一批影视剧开机在即;雪山音乐节二十年后再回家,与你相约今年金秋国庆。
五是创意丽江:我们将持续提升“创意云南”文化产业博览会丽江古城长久性分会场功能,定期举办文创设计大赛;建设“雪山艺术小镇”“星托邦营地”“高君吉他艺术小镇”等一批文化创意空间,不断丰富文化创意产品;常态化举办丽江拾贰精品剧本展,大力发展沉浸式主题客栈、主题剧场、文旅游戏等文化新业态;不断研发创新升级旅拍产品,打造束河古镇哈里谷旅拍摄影基地;启动手工技艺再造工程,擦亮百岁坊、丽永瓷等老字号品牌,打造具有时代感的良品美器。
各位媒体朋友,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丽江将在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我们也诚邀更多的名家大咖参与到“文化丽江”的品牌建设中来,让“舍不得的丽江”走进更多人的心中!
过去十年,丽江综合交通建设为丽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了解到丽江正在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其中,综合交通也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问丽江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感谢你对丽江综合交通建设的关心关注。综合交通作为一项基础设施,主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作用。丽江是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旅游业是丽江主导产业,也是支柱产业,综合交通规划要与旅游业这个支柱产业相匹配。为此,我们始终把丽江综合交通规划作为滇西一体化门户和枢纽来打造,这10年,丽江综合交通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区域枢纽”的大跨越,丽江和全省其他州(市)也一同进入了高速时代、动车时代、空港时代,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航空建设取得新突破。丽江是全省少数几个同时拥有2座支线机场的州(市),也就是丽江三义机场和泸沽湖机场,与丽江通航的国内外城市接近100个,丽江三义机场已成为西南第五大、云南第二大航空港。
二是铁路建设取得新突破。随着2019年动车开进丽江,丽江也进入了全国铁路网。丽江到香格里拉铁路今年底即将建成通车,丽江将从终点站逐步成为枢纽站。
三是高速公路建设取得新突破。丽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2012年仅有的8.5公里机场高速增加到434公里,从10年前仅有1条,到目前建成大理到丽江高速、宾川到永胜高速、丽江到香格里拉高速、永胜到宁蒗高速、鹤庆到关坡高速,从四川成都到丽江的蓉丽高速丽江段也实现了全程高速,从10年前县(区)仅通达公路一步实现县县通高速。
四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取得新突破。连接丽江古城和玉龙雪山两个5A级景区的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月开通试运行。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号线、雪山观光火车项目将于今年年内、明年初开工建设。
五是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新突破。我们集中力量推进“乡乡油路、村村硬化、组组通达”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惠及千家万户,实现全部建制村畅通率100%、全部自然村(组)通达率100%、全部建制村通客车、通邮100%。
党的以来的10年,丽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综合交通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提供有力支撑。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丽江正与全国、全省同步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我们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特别是在综合交通建设方面接续奋斗,为推动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航空方面。全力推进丽江在建的4E机场改扩建项目建设,力争2023年底建设完成,将满足世界所有机型降落丽江,国内外通航城市达120个以上,其中国外通航城市达20个以上,旅客吞吐量超过1100万人以上,实现72小时过境免签,成为名副其实的次区域枢纽机场。
二是铁路方面。加快大丽攀铁路建设,积极融入全国高铁网,实现3个小时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达丽江,进入滇西地区,丽江将成为又一个滇西铁路枢纽。
三是高速公路方面。加快丽江至攀枝花高速、西昌到香格里拉高速丽江段、四川稻城至丽江高速、丽江到维西高速等4条高速公路建设,这4条高速建成后,丽江高速公路里程将再翻一番,超过800公里,形成“东进四川连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上四川甘孜、阿坝连接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南下入瑞丽连接国际大通道”的内外联通、互联互通、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网。开工建设宁蒗至华坪至楚雄永仁高速、永胜片角至鹤庆金墩高速,进一步完善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
四是农村公路方面。建设“四好农村路”2500公里。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硬化4600公里,硬化率达70%,超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到2024年底,丽江中心城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100公里,实现丽江城市快速智能绿色出行,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旅游观光质效,助推丽江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
通过以上努力,在综合交通方面,丽江将成为云南滇西一体化的门户和枢纽,在旅游方面,丽江将成为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和大滇西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
各位记者朋友,刚才浦虹女士在发布词里提到,丽江有世界上最优美的风光、最纯朴的生态和最勤劳的人民。丽江市委、市政府正带领着这些勤劳的人民争一流、促跨越,各项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通过各位领导的推介和介绍,我们看到了丽江市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的生动实践,也看到了丽江下一步发展和规划的愿景蓝图。我们看到了丽江的自然之美,更应该看到丽江焕发的奋发之美、担当之美和发展之美。希望记者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丽江,深入挖掘多角度宣传丽江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经验做法、特色亮点,进一步提升“舍不得的丽江”的城市品牌形象,为丽江争一流、促跨越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以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本站 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那些能够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或者是在剧中能够让所有男角色都为之倾倒的女性大多都是那些长相精致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来说,那些颜值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