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手机不带现金就爱捣鼓“破烂”,作品却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1-09-24

等了那么久,终于等到你!属于影迷的快乐,要回来了!!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文,正式通知低风险地区的电影院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与影迷朋友们阔别170多天的电影院,终于要重新开门迎北京微信赛车群二维码,一汽股份,天生恶相,

不用手机不带现金就爱捣鼓“破烂”,作品却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北京微信赛车群二维码,一汽股份,天生恶相,

披着齐肩长发,身着粗布麻衣,年过六旬的于涌不说话的时候一脸“凶相”,笑起来却像个顽童,个性真诚直率得很,让人不禁心生好感。

于涌喜欢捣腾别人眼里的“破旧”玩样儿。雪山周边的旧木头、金沙江边的石头、遗弃在村子里的残陶,在他眼里都是宝贝。这个在别人眼中被当做“丽江拾荒者”的艺术家,用一双巧手化腐朽为神奇,使这些老旧物件成为了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1

云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股清流

在丽江生活20多年,于涌从来不用手机,出门不带现金也不带银行卡,别人想要联系他,只能通过他的纳西族妻子习梅英才能找到。对于于涌来说,习梅英不仅是自己的妻子,更是自己事业里不可替代的黄金搭档。

于涌曾数次创业,先后开设了绿雪斋艺术茶馆、丽江民俗旧器私立博物馆、丽江黑龙潭牡丹茶室、8号餐馆、丽江雅集手工作坊,以及如今的绿雪斋艺术馆。

无论事业怎么变,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从未削减半分。丰富的人生经历和视角独特的创作,也让他成为了云南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股清流。

2

“丽江拾荒者”,师从李霖灿

于涌祖籍山东,1957年出生于台湾,从小酷爱艺术,自幼开始学习石雕艺术。

大学时,为了毕业后找到父母眼中的好工作,他学习了自己并不太喜欢的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先后进入台湾中山科学研究院及劳保局工作。循规蹈矩的生活消磨着于涌,他决定辞去工作,重拾对艺术的热爱。

于涌师从原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霖灿、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处长吴平、著名书画家官大钦等名家,学习中国美术史、书法、绘画等。其中,“东巴文化之父”、纳西族象形文字研究专家李霖灿对于涌影响最深。

从1989年起,为了帮恩师李霖灿送书信,于涌数次往返于丽江与台湾之间,由此也结交了很多当地文化艺术圈的朋友。带着李霖灿送给老朋友的几箱书稿,以及恩师的书房匾额“绿雪斋”,1998年,于涌决定扎根丽江。

3

数次创业,欠下巨债

他以“绿雪斋”为名,在古城口开了家茶馆。在丽江旅游刚刚开始火热的年代,于涌重新定义了品茶的优雅,在古城里掀起了一阵“以茶会友”的热潮,吸引了不少游人。

为了继续自己热爱的艺术,同年,于涌倾尽所有的积蓄和心血,创办了云南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丽江民俗旧器私立博物馆。

作品《木勺》

为了丰富展馆的藏品,平日里,于涌就一个人到村子里去收集旧货。那些别人觉得不值钱甚至打算丢弃的物品,在于涌眼里成了宝贝。旧木头、陶瓷残片,甚至是农家的猪食槽,只要是感兴趣的,于涌甚至是不惜花费重金购买。

作品《紫藤》

没想到,这样的举动为他自己引来了麻烦。有人怀疑他从事非法活动,甚至到相关部门进行了举报。最终,因为选址、误解、猜忌和纠纷不断,这个私立博物馆在坚持了两年多后,还是选择了关门。因此,还欠下一笔巨债。

那一夜,于涌把手机扔得远远的,扔到了再也找不到的地方。“那晚,我把所有人的联系方式都扔了,不是为了躲债,而是为了不让自己去跟别人借钱。”

于涌记得很清楚,年少时,父亲曾告诉他:“当你困难的时候,不要去找你的亲戚朋友同学,因为,你每找一个就会少一个。”

4

与纳西姑娘结缘

也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于涌认识了纳西姑娘习梅英,并由此开启了一段夫唱妇随的佳话。

于涌与习梅英

婚后,习梅英辞去旅游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与丈夫一起,为了还债日夜操劳。他们在丽江黑龙潭牡丹苑里开过茶室、在黑龙潭边上开过8号餐馆和丽江雅集手工作坊,为了还钱,倾尽一切。

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还上了最后一笔钱。那天晚上,夫妻俩想起有一年春节,两个人加在一起手里只有十多块,甚至连年都过不了的情景时,心中感慨万千。

就在那天,习梅英对丈夫于涌说:“现在好了,你可以去金沙江边尽情地捡石头了”。至今,朋友们说起他们的婚姻,都说于涌“捡了个大漏”。于涌则笑言:谁让你们没眼光呢?

5

把收集的文物永远留在丽江

在艺术上,多年来于涌从未停下创作,也从未放弃对民俗旧器的收集。

文化学者杨福泉曾评价道,于涌先生能致力于收集这些在风雨剥蚀中不断消逝的民间俗物,确实是相当有眼光的,尤其使他感到难得的是,为使这些文物永久留在丽江,于涌与丽江地区文物管理所签订了协约,由文管所对这批民间旧器进行监管。

杨福泉说:“我觉得,今日绿雪斋有此一片为保存纳西地方文化出力的拳拳之心,可慰原斋主‘绿雪歌者’霖灿先生栖息于玉龙雪山的灵魂了”。

6

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永久收藏

从创作的角度来看,于涌的作品构思巧妙,以独特的视角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看法,颇具哲学意味。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李德利教授評价他的作品是“化顽石为神奇”,加拿大安大略皇家艺术学院朱军山称赞他“应用巧思,造就了一个个妙趣橫生的艺术品”,英国北安普敦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保罗密多尔称赞于涌是“专注用雕塑表达艺术的实践大师”。

绿雪斋

2013年,在丽江哲学社会科学及重点文艺著作基金资助下,于涌出版了艺术专著《于涌丽江艺术创作:木石记》,展示了他沉寂10年的“丽江雅石”造型艺术作品。同年,于涌作为丽江文化代表团一员赴英国访问办展。

于涌的作品《傩》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港澳台、海外华人邀请作品展”;2013年10月25日,于涌取自玉龙雪山下、金沙江边的丽江石创作的作品《宝岛台湾》由人民大会堂收藏,收藏编号为第83号。

艺术上的突破,让于涌收获了不少赞誉:云南文创领军人物、云南名匠·云南省木雕设计大师、昆明学院客座教授、美艺学院校外指导专家等。

与作品《宝岛台湾》合影

2014年,于涌夫妇到昆明发展,在经开区紫云青鸟创办了绿雪斋艺术馆。2019年年底,绿雪斋艺术馆搬到了官渡古镇,继续为艺术发光发热。

7

新丽江人于涌,丽江欢迎你!

在丽江多年,于涌不仅自己沉浸于艺术,还重新点燃了很多民间雕刻艺人的热情。他们有的在市场里售卖松茸,有的自己开了饭馆,但在生活之外,对雕刻艺术的追求将他们紧紧相连。

今年9月,在昆明市委统战部与丽江市委统战部,省市公安部门的积极努力下,于涌成功在丽江落户,并拿到了户口簿和身份证。

他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得以实现,内心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以后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会更加方便。”

对于像于涌这样的艺术家,我们想说:丽江欢迎你!

参考资料:光明日报,《散落在民间的美》,2014年6月27日

可爱巧虎岛 http://www.xinzhiliao.com/zx/jiankang/549.html

北京微信赛车群二维码,一汽股份,天生恶相, 在丽江,有这样一群人 无论严寒酷暑、风霜雨雪 一年四季 永远在路上 永远充满热情 …… 他们,是一群无名英雄,他们,就是丽江供电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