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娱乐至死》的荐书稿、书评及原文放在一起对比终于明白了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6-19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情况:一有时间就抱着手机刷个不停,放下手机却一无所获;看到网上真假难辨的信息,不经过分析判断 便妄加评论;听到某句话或某个观点符合自己的想法,不去思考合不合理,就转发、评论、顶贴?

  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我们把时间都用在了获取所谓的海量资讯,但却并不愿意花时间去理解他们,结果导致我们的思考能力逐步被侵蚀,模糊了价值观中是非和有趣的边界,造成思维能力弱化。针对这一问题,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揭露出一个深刻的: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短期的快感很容易让人沉沦,不仅会消磨斗志,更在透支未来。当你每天用笑声代替了思考,并且还不自知时你已经成为娱乐的附庸。这本《娱乐至死》会让你重新认识娱乐需求,提升沉浸式思考的能力。“

  它打动我的原因是因为我想到了我的孩子,孩子每天都会花相当的时间在手机和游戏上,我很担心,但又无计可施。这段话触动了我,我有种想要读这本书,希望给自己,给孩子一点启示。

  我一时找不到这本书,于是去《得到》APP, 听了这本书的解读。书评很精彩,我同样也被吸引了。主要内容摘抄如下:

  “作者反对电视承担过多的责任,反对所有的事情都通过电视来表达,反对人们把本来应该严肃的事情过度娱乐化。本书第一方面是讲述了作者认为电视会让文化娱乐至死的原因,第二方面是给出解决的设想。

  美国当时的电视行业已经非常发达了,看电视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娱乐最重要的事,将近有一代人的童年就是在电视的陪伴下度过的,他们的频道种类非常丰富,甚至有人觉得电视这种媒介就是未来教育的主要工具,因此很多人开始大量尝试通过制作特定的电视节目来引导大家的价值观和思想。但是正当这些媒体人一腔热血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这本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就跳出来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说你们可要注意了,你们这些电视人的行为很可能在未来导致一个现象,就是所有的文化会娱乐至死。作者认为,电视可以娱乐大家,但是不应该把所有的事情都披上娱乐的外衣。作者本身其实并不反对电视这个媒介,他也不反对娱乐,他只是反对让电视这种媒介承担本不该它承担的责任。

  第一点,作者认为电视这种媒介根本就没办法帮助人们思考,它天生就不适合表达深奥的思想内容。这是电视这种媒体属性决定的。电视这种媒介和印刷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电视有图像。我们从小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方式叫做看图说话,就是必须要有具体的东西和说的话对应上才能把话的意思表达清楚。随着越长越大,我们慢慢就有了识别抽象概念的能力,我们开始读大段的文字,文字就是很抽象的。你别看现在你识字很简单,其实你也是要经过很多年的训练才能获得这种能力,越往高需要的抽象能力就越强。比如知识分子都喜欢谈论理想、爱情、诗歌和远方,这些都是很抽象的东西,大多数人就觉得这些东西太虚,看不见摸不着的,没啥意思。而擅长抽象思考的人就觉得很有意思,他们觉得具体的东西反而没啥意思,那都是生活的琐碎。再往高走像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比如爱因斯坦、牛顿、尼采这些人,他们全靠脑子里的想象进行工作,他们想的东西现实中根本看不见,这就需要很高的抽象能力。

  第二点,作者认为电视也压根不应该承担教育的任务。电视作为一种广受大众欢迎的媒介,它可以影响年轻人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如果说要在电视上开发一种学习方式来代替学校教育,作者是不认同的,他觉得电视教育和学校教育完全是不同的两码事。获得知识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不管你能多么方便地获得信息素材,最后要把它转化成你自己的东西都要付出一定的耐力和汗水。想要获得卓越的思辨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次艰苦的战斗,学习的本质就是不断地逃离舒适区,想要舒服就不是在学习,想要学习就舒服不了,想要跳过这个受苦的过程,轻轻松松地获得学校里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获得的知识和思考方式是不可能的,而且电视教育和书本教育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的。最后,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话语形式都适合从一种媒介转换成另外一种媒介。比如散文、小说可以很容易地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但是诗歌就很难做到这一点。所以当我们打算从一种媒介转化到另外一种媒介的时候,首先就要意识到一定有一些东西丢失了。就像教育想从纸质书转变到电视上,就一定会丢掉教育所推崇的最重要的东西,比如理性的思考,比如坚韧的耐力。所以作者就认为想要用电视来取代学校的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很糟糕的想法。

  第三点,作者认为电视让人们过于在意表面的东西。书里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把文化划为一座监狱,意思就是式的统治会破坏人们的思想。这一点几乎每一个只要感受到的人都会引起警觉和反抗,还有一种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这个影响是无声无息的,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滑稽戏。作者认为,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在这样戏谑的文化环境下,根本不需要什么看守人,人们自己就会盯着这个让人思想麻木的东西。最后人们会退化成被动的受众,一切的公共事务会形同杂耍,如果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文化的灭亡也是迟早的事了。 “

  亳无疑问,这份书评的内容很精彩,条理清晰,内容翔实,有理有据,我有种冲动想把书评作者说的一条一条的关键句背下来。但我又意识的一个问题,这份书评讲的内容和荐书稿其实是不太一样的。甚至荐书稿里那句核心的、精华的、结论性的话,“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在书评里居然没有提到。那么这句话是荐书稿作者的原创呢,还是书中有的;如果书中有,为什么书评的作者没有引用呢?我不由产生强烈的意愿,想要看看原书。于我是马上从京东下单,当天书就送到了。

  在我本人对原书的亲自研读下,这本书又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我甚至觉得,这本书的荐书稿、书评及原文似乎说的并不是同一件事。不过我并不想在这里具体说。至此,我心里产生了强烈的感觉,我明白了几个道理,在此和大家分享。

  1、 书有两类,一类是我们一看便能明白的,这类书可以不看,或少看;另一类书是比我们的认知要高一些的,要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去认真读才能读懂的。这类书我们要多看,常读常新,读这类书有利于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2、 人最宝贵的是人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和人的学识、智慧、经历有很大关系。每个人的出生都是由无数个偶然造成,因而可以说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种奇迹。而出生之后在漫长岁月中经历的一切又各有不同,从而造成了人不同的感受和表达能力。这些感受和表达对每个人来讲都是独一无二的,因而都是最宝贵的。

  3、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如果有一千个人,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张面孔。书亦如此,在读书的过程中,每个人获得的感受和体验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读同一本书,在不同阶段的感受可能也不一样。这是因为书的内涵无比丰富,而读书的人的内心也无比丰富,人和书的碰撞,必将产生新的火花。这也是为什么《红楼梦》问世几百年,至今仍有无数人在解读,并且从来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而且预计未来还将有无数人前赴后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