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小学阶段校外学习研究
长期以来,德国实行公立半日制基础教育,如何利用好学校以外的时间,如何开展校外学习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文章首先对德国不同的教育类型进行了介绍,并对德国中小学阶段校外学习进行了界定,通过对常见的校外学习形式进行分析,提出德国校外学习公益性和志愿参与的特点。
教育贯穿个体的终身发展,人们从中不仅能够汲取精神和文化知识,而且能够提升自身生存技能。对青少年而言,教育是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和面对未来挑战的基石。
德国人认为,青少年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不仅来自于课堂,更来自于课堂之外。这种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在日常经历和尝试中潜移默化的。
目前,德国公立学校提供半日制教育,虽然大部分公立学校也提供下午托管,但这种托管只是基本的照看,不附加任何学历教育内容。因此,如何利用好学校以外的时间,如何开展校外学习在德国备受关注。在具体介绍德国校外学习之前,首先对德国的教育类型进行分类。
第一类是学历教育,指在学历教育机构接受的教育或培训,学习过程按照学习目标、学习时间进行结构化管理,学生最终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
第二类是非学历教育,指在学历教育机构以外受到的教育或培训,学习过程按照学习目标、学习时间进行结构化的管理,但最终不提供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非学历教育包括继续教育,以及机构、协会和其他组织提供的教育。
第三类是非正式教育,指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的各种教育,它不以教学为目的,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一定会感知到知识和能力的扩展,这类教育往往是非计划性的。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估计,非正式教育约占整个人类学习过程的70%。
德国人所定义的校外学习通常是指后两类,教育学家维尔德坎普(Veldkamp)和威沃宁(Wevering)指出,此两者之间并非界限分明。校外学习按其目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学校学业有直接促进作用的课业补习,另一种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有积极作用的学习。其中,后者被看成是年轻人职业道路的重要储备。下文就德国常见的校外学习形式进行介绍。
德国教育界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教育发展乃至价值观的确立至关重要,公立教育半日制的学制为家庭教育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在德国人看来,父母的陪伴对幼儿是不可替代的。一项针对5岁儿童家长的调查显示,家庭中主要的亲子陪伴方式有读书、做手工、唱歌、美学培养等,其中陪孩子朗读图书是最主要的方式;75%的家长表示每周会多次和孩子一起学习字母和数字;62%的家长表示会和孩子一起做手工或画画。
入学以后,如果孩子无法掌握学校所教授的知识,那么他们就需要在课后接受一定的指导,家庭教育无疑是最为有效和便捷的方式。55%接受调查的五年级学生表示,他们的家长会定期辅导其作业。虽然在这个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的父母给予孩子的帮助没有过于明显的差异,但来自移民家庭和教育背景较差的家庭的学生更多地依赖同学和兄弟姐妹。当家庭没有能力提供学业帮助的时候,学生便转而求助校外补习机构。
德国校外补习主要面向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帮助其改善学习成绩。专门面向精英学生的校外补习比较少见,德国一般通过正规的国家机构对精英学生进行专门培养。校外补习机构包括私人营利性机构和公共资金资助的公立机构。
在小学阶段,多数学生可以得到家庭指导,对课外补习的需求较少,全联邦范围内小学二年级参加补习的学生数约占总人数的3%。随着课业难度的增加,进入中学阶段后,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数明显上升,五年级参加补习的学生比例已达11%,到八年级占比达20%。补习机构中家庭教育背景较差的学生明显多于家庭教育背景较好的学生。
根据哈克(Haag)和施特雷伯(Streber)2017年的研究,最近20年以来,德国教育背景较差的家庭校外补习需求存在显著的上升趋势。与普通中学和实科中学相比,文理中学(对学生的学业要求较高)的学生较少参加校外补习,这与文理中学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有关。
现代社会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完全离不开计算机。德国中学虽然设置了信息课,但该课程受到的重视程度还是无法和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相比。
德国教研部十分注重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并为此做了专项研究。根据2003年PISA 研究所获得的数据,有关计算机知识的习得,德国青少年普遍认为自学和家庭学习(向家长学习)比在校学习重要。
2012年的另一项调查表明,这种现象依然没有变化。调查显示,对于网络知识习得、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应用,六年级学生表示首先通过家庭学习获取以上技能,其次是自学和在校学习。
德国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校外机构提供不同形式的音乐培训,这些机构主要包括音乐学校、戏剧学校、教会、文化协会、国家儿童和青少年培训机构,其中音乐学校是最普遍的接受音乐教育场所。很多城市都设有公立音乐学校,在学期内的工作日提供下午至晚上的音乐培训课程,教师为有正式编制且受过正规学历教育的专业教师。音乐学校享受政府财政补贴,收取的学费约为营利性机构的30%~50%,由于学额紧张,学生需要提前报名。慕尼黑市立音乐学校每年面向1.13万名学生提供80门课程,由210位教师在全市的124个授课点进行教学。
德国人认为,音乐、舞蹈和绘画这类要求实践和参与的美学活动特别能够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并有可能成为个体长期乃至终身的爱好。根据一项问卷调查,58%的五年级学生和43%的九年级学生每月至少有一天学习乐器或参加合唱团演唱;随着年级越高,参加音乐培训的学生有所减少;参加音乐培训的女生多于男生,父母职业与教育相关的家庭的孩子多于父母职业与教育无关的家庭。
儿童和青少年培训是德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将儿童和青少年培养成有自我决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工作重点是为青少年提供校外学习和活动。
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全联邦共提供了14万个用公共资金资助的此类学习和培训,其中28%的活动承办者为国家公共机构,此外大多数的活动由公益性组织提供,这些公益性组织受国家承认并得到国家资助等支持。受公共资金资助的开放性活动面向所有27岁以下的年轻人,此类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不需要成为会员,常见的活动形式有青少年聚会、青少年中心的各种活动、冒险游乐场体验、青少年农场体验等。
根据儿童和青少年培训机构提供的数据,全联邦范围内有超过1.9万个此类活动场所,其80%的工作人员为专职教育人员。还有一类常见的活动需以团体身份参与,个人首先要报名加入一个俱乐部或组织,全联邦范围内有2.4万个这样的组织,且大多数是公益性的。值得一提的是,并非所有的学习和培训都有公共资金资助,私人资金支持的项目和活动虽然没有被纳入国家统计范围,但也不在少数。
在参与校外学习的10~18岁学生中,约60%的学生选择体育锻炼,约32%的学生选择音乐教育,约15%的学生选择戏剧舞蹈。图1对学生每周校外学习活动时间进行了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平均每周的校外学习时间约为5小时。
校外学习和培训不仅能为学习者提供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能为学习者提供组织和参与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正式进入社会前体验到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约10%的儿童和青少年培训工作有18 岁以下的青少年志愿者参与,约25%的儿童和青少年培训工作有27 岁以下的青年志愿者参与。有一些机构可以为年轻人提供一段较长时间(通常一年)的全职志愿者工作,这些工作可以让志愿者了解职业社会的概貌,是个不可多得的受教育机会。
德国最大的志愿者组织“志愿社会服务年”(FSJ)2017年提供了5.6万个志愿者岗位,第二大志愿者组织“联邦志愿者组织”(BFD)2017年提供了3万个岗位。全联邦范围内约10万名年轻人参加了志愿者工作,其中18岁以下的青少年约1.4万人。自德国取消兵役和民役以来,参加志愿者工作的年轻人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就志愿工作内容来看,体育活动占据第一位(如担任俱乐部教练、青年发言人、比赛助手等),学校活动和教会活动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
第一,家庭教育在德国人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认为家庭陪伴是儿童幼年时期最好的教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学业难度的增加,教育背景较差的家庭更容易送孩子参加校外学习。
第二,与校内学业有关的文化课补习面向的人群是学习能力较弱、家庭无力辅导的学生,补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针对精英学生的社会办学的精进班、提高班较为少见。
第三,与文化课相比,德国校外学习更重视体育、音乐和美学教育。青少年时期是个人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加强体育训练会促进运动机能的发展,强健的体魄让人一生受益,体育运动在德国的校外学习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第四,校外学习是终身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高度重视校外学习,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校外学习平台以公共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为主体,以营利性机构和商业机构为补充。学生志愿者参与校外学习相关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这为年轻人走入社会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对其自身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