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历来重视从思想上建党,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重要位置。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是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的继承发扬,也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保证。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质。中国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领导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根据中国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现历史性飞跃。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一贯强调要从实际的问题与需要出发来运用理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一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在坚持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中国党人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境界,让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从实践需要角度来看,我们就更容易理解理论创新的历史意义。列宁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
战争年代,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方法为指导,中国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新胜利。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原理,尤其是生产力决定作用理论为指导,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社会得到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党的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变革步伐加快,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不断在新的实践和新的经验中验证、补充和创新理论,真正做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
党的创新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理论创新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指导具体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中国党在长期探索实践中形成的重要历史经验。
回顾历史,我们党之所以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就在于能够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正是在坚持思想建党的过程中,我们党一次次转危为安、化危为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不断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要条件。
以习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牢牢抓住并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科学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保证等基本问题,创立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理论武装全党提供基本遵循,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伟大创造。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加强党的建设,用党的创新理论从思想上武装全党,是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保障。要把学懂弄通、自觉践行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这是当前一项根本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当代中国党人的历史使命。
上海是中国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广泛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论维度,理清思想之脉,进一步坚定对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自信;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实践维度,特别要紧密结合上海发展实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党校(行政学院)是全党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阵地。党的理论教育与党性教育,是学校的主业和主课。要用新思想贯穿党校教育的全过程,进一步筑牢发展的理论之基、把好发展的思想之舵,凝聚起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