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教育为何也重要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03-20

  中国曾有流行语“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恐怕是暗指文科用处不大,没法给个人安身立命带来直接的帮助。事实上,在国外这一问题不仅同样存在,甚至更加严重。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吉见俊哉的《“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一书,就对此前日本发生的关乎高校文科命运的“废除文科学部”争议进行了回应和分析。2015年,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下发《国立大学法人等的组织及业务重议的通知》,明确要求:“教师培养类专业和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院,在制定组织改革方案时,要考虑到18岁人口的减少、人才的需求、教学研究水准的确保以及作为国立大学的职责等要素,废除相关组织或积极尝试向社会需求较高的领域转变。”

  这背后的意思是清晰的:日本教育界向文科专业开火了,而且还给出了一大堆理由,比如人口减少、需要提振国家的科技水平等。然而,不论是相关专业的或是有利益关联的群体,还是喜欢文科的旁观者,都对此意见很大。一时间,关于文科是否有用、大学文科学部是否该存在的争议,在场上激起巨大的浪花。至今在网上,“文理之争”的话题也不时出现,但最后往往是“论而不辩”,无法得出一个令多数人都满意的答案。

  认为“废除文科学部”和“文科无用”的人,总是能从现实层面给出诸多理由。比如,学文科赚不到很多钱,文科对促进社会生产没用,研究文科无助于科技进步等。甚至还有人觉得文科门槛很低,学文科的人多了,会影响国民的智力水平。但细细思考,不难发现,这些理由基本都是从工具性上来理解学科的,只考虑专业的实用性。在这方面,文科天然不具备优势,尤其是在象牙塔里,孜孜矻矻研究学问的文科学究们,确实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没法带来直接的推动。

  但是,正如吉见俊哉在《“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一书中所说,文科的用途“绵延久长”,不能只从工具性来理解学科价值,还要从价值创造性上来看待。更何况,文科并非真的没有现实价值,只是其起效较慢。

  从我多年的观察来看,即便从个人发展的角度看,学文科并非没有实际用途,只是相比理工科,其回报周期较长而已。如果能在一个学科领域做到顶尖水平,不论文科还是理科,都是受人尊敬的,也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只是以多数人的天赋和努力程度,达不到专业优秀的层次罢了,而相对来说,理科对个人发展的现实“兜底”能力较强,尤其是偏重技术的工科专业,就业岗位多,社会需求大。但这仅仅是理工科工具性和实用性的体现,绝不意味着文科本身就是无价值的。

  吉见俊哉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更有宏观视野。吉见俊哉认为,文科的博雅教育,对于国民素养的提升帮助巨大,而且大学不应该只为某个国家的发展服务,应当面向全人类的发展。事实上确实如此,人类文明能发展到今天,靠的绝不只是坚船利炮,还有人文知识和启蒙思想。甚至可以说,没有文科教育与研究,就不会有人文精神在全社会的普及,人类就可能在黑暗、混乱的可怕状态里不断堕落。那些先贤祠里的伟大作家、思想家,用他们毕生的才华和精力,为人类文明点燃了前行的火光,让蒙昧中的人获得启迪,让被压迫的人拥有改变和抗争的力量,让人类社会更加宽容、和谐和进步。这一切,都是文科的功劳,而大学文科学部扮演的角色,就是文科里的引领者。与理科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一样,文科学者和作家们,也将自己的智慧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精神的力量。

  因此,要说文科到底有没有用,是否该废除文科学部,得看评价体系是什么,理性的人是不可能在文理之事上偏执一端的。评价体系多元化,才能推动高校教育发展和国民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也好,科学素养也罢,终究都是不可偏废的,厚此薄彼并不妥当。

  不过,话说回来,“废除文科学部”和其他批评高校文科教育的言论,既然能够一度甚嚣尘上,就不能不让人反思目前文科教育存在的问题。吉见俊哉《“废除文科学部”的冲击》一书之所以在国内能够引起关注,也说明相关问题能引发共鸣、反思我们的文科教育的不足之处,这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如果仅从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来看,想凭借本科阶段的学习就达到较高的水平,恐怕有一定难度。这些专业看似门槛低,谁都能对其发表几句看法,但文科学术的博大精深,绝非看几本书就能了解,更别说学有所成了。但是,多数人又不会选择攻读博士,甚至如今国内不少硕士研究生也远离深度阅读与研究了,这就导致文科专业的学生面临尴尬的现实:既没有学到多少深奥的东西,又无法凭借浅薄的入门知识,获取社会对其能力的认可度。

  同样无奈的是,即便是那些苦读十多年、拿到硕博文凭的文科生,也未必能找到心满意足的职位,或者无法在工作里找到价值感。除了极少数能够幸运地进入高校尤其是名牌大学教书、做研究的人,大多数文科毕业生会发现,自己平生所学,在工作里很少有用武之地。比如,中文系的毕业生,读了很多年的文学名著,研究了诸多深奥的文学理论,但毕业后相当一部分会去当公务员或者从事文职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公文写作,但“写材料”与做学问、研究理论的思维方式、知识背景差异很大,想在工作里做“笔杆子”,更需要熟悉工作里的话语方式和行文风格。但是,这些东西,却是绝大多数高校不会教的,学生往往也不会去专门学习。因此,到了工作岗位上发现平生所学是“屠龙之术”的文科生,绝不在少数。

  这一问题的本质,就是文科专业的理论思维和研究属性,与工作的实用思维和工具属性的冲突,如果不能解决这个矛盾,文科生的发展自然会出现问题。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大学教育本身就不是实用导向的,“越是名校越务虚”的说法,既有其合理性,也能够得到绝大多数教育从业者的认同。其中原因并不复杂:首先,高校在更大程度上扮演着探索真理、研究新知的角色,而讲究实用价值的教育,本身应当由职业院校承担。只是因为目前的职业教育尚有不足,加上高校不断扩招,一些非名校的高校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边界日益模糊;再者,高校老师也未必具备传授学生“谋生技能”的能力,或者不屑于在象牙塔里讲授那些社会工作里的“蝇营狗苟”。这都导致一些文科生并不具备在社会上谋生的能力,但又没把学问和学历提升到足以让自己被象牙塔“保护”起来的水平,就难免出现不上不下的现实尴尬了。

  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简单将文科生的现实困难归咎于大学老师,更不能说是文科没用,才导致文科生的困境。一方面,这里面有个人选择和发展的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文科,但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人是因为觉得“文科比理科容易”才选了文科,至于选择文史哲专业的人,也绝非每个人都对此感兴趣。如果不具备研究文科的热情和能力,最终没能学有所成,也就不奇怪了。

  另一方面,高校文科教育往往缺乏因材施教的观念。在现实中,不少大学默认所有学生都是做学问的苗子,用同样的标准来培养学生,但除了少数能够坚定读书和做研究的人,多数人对学术缺乏兴趣,也没有天赋,更希望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但是,学校老师往往又给不了他们太多在职业发展上的指导,只能靠学生通过实习来自我探索。因此,我们就会看到,即便是在文科内部,偏重应用和实践的新闻、广告等专业,比更注重理论和研究的历史、哲学等专业,就业面更广,学生适应现实的灵活度也更强。

  当然,从长远来看,文史哲是给人的心灵世界绘制底色的专业,“精神打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不能仅从一时的利益得失来判断专业的价值,人生之路漫长,能够打好坚实底子的人,才能有更持久的发展。从个体来说,不必太在意外界关于文理科的争议,找准自己的兴趣和优势,选择合适的专业去深造,才是一条正道。(黄西蒙)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促进数字经济和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自由、、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