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何虎生、薛思齐:深刻理解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2019年3月18日,习总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党的总亲自主持召开这个主题的会议,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新中国教育史上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在习总发表重要讲话四周年之际,我们推出特别策划,进一步深刻理解新时代讲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推动思政课教育改革创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总在学校思想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深入分析了教师的关键作用等,为推动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关于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中国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思想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19年3月18日,习总主持召开学校思想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新时代以来,办好思政课成为习总“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因此,我们要从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高度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发挥思政课在大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与引领性作用。
深刻认识思政课是巩固学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习总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是具有鲜明意识形态属性的课程,性是其根本特征,只有把思政课教育的基础打好了,才能保证教育不走样、不走偏,确保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因此,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引导学生看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牢固树立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深刻理解思政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习总强调,“思想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学须先立志,树人首在立德。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旨在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的,思政教育之所以必须贯穿于从儿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整个过程,是因为在学校的课程体系中,思政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只有将学生心中的思想旗帜树起来,学生才能真正成长成才。因此,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形成以思想理论课为主体,各门课程协同发力,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习总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为青少年讲好思政课对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高度深刻认识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办好思政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关键所在。
办好思政课,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思政课的核心任务是对青少年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的重要保障。习总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因此,办好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的关键环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少年在心中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赤诚情怀,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办好思政课,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习总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因此,思政课要以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重要内容,为青少年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要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青少年受到感染、受到鼓舞,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育人水平,形成教与学的合力,落实好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办好思政课,解决好“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办好思政课,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人的教育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思政课是学校开展学生思想教育的主渠道,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核心课程,具有极强的价值塑造和精神感召力,能够潜移默化地在青少年心中培育起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热爱,教育引导青年人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成长为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遵循不同年龄阶段的道德认知规律,结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不同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效传授给学生。”因此新时好思政课,要搭建起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长链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要通过大中小学的思政教育将各个学段纵向贯通起来,针对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身心发育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政教育。习总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教育一体化建设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教育体系中,要做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各有侧重、分工明确,形成紧密联系的内容体系,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灵之“根”培育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少年一代心同的价值取向与人生追求。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要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习总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课堂教学是思政教育的主渠道,但思政课绝不仅限于课堂上的知识教学。因此,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形成推动思政课建设的合力,在全社会形成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气,构建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域平台”,引导青少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作者何虎生,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作者薛思齐,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原文刊载于《辽宁日报》2023年3月16日第07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