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别人家的孩子”走开
“我拿着试卷不敢去签名,因为分数没到老爸的预期;我知道少壮要努力,可为什么要和别人比……”日前,在江苏卫视《歌声的翅膀》第三期中,九岁的吴耀杰带来原创词曲的《我只是个孩子》,每句歌词、每个音符都唱出了孩子独有的压力和苦恼。让众多观众为之动容。网友感慨:“好听,我居然哭了,想起小时候啊,感同身受。”(5月9日《北京青年报》)
“你看看那谁谁谁,学习多努力啊!”“某某某这次又考了年级前十名,你怎么就不知道用功呢?”“我同事的儿子考上重点中学了,你怎么就不知道争点儿气呢?”……在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总是那么完美无缺,无所不精、无所不能。在孩子眼里,“别人家的孩子”是一座再怎么卖力也无法攀越的高峰。
“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有意树立的一个榜样,目的是激励自家孩子知耻而后勇奋发图强。可事实上,这样做不知不觉给了孩子“你很差”的心理暗示,当最亲的父母也认为别人比自己好时,孩子的上进心、自尊心、自信心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别人家的孩子”的背后,是家长一种攀比式的教育心态,他们往往迫不及待揠苗助长,结果事与愿违。
孩子有问题,根子在家长,可很多家长不反思自己,只是一味责怪孩子。卢梭说过一句名言:“父母费了大力气,辛辛苦苦把孩子教坏之后,然后又抱怨他怎么变成这样的人。”做父母的应该警醒了。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找到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别人。父母要学着尊重孩子的差异和个性,抛弃攀比式的教育心态,与其让孩子和别人比,不如让孩子和过去的自己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