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VS应试教育:双减政策之下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2-07-28

  2007年,湖南浏阳考生陈圣章,面对高考试卷,不会的题都全部空着,一个字也不写,而那些会的题故意写错。

  有媒体曾问他,考零分能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吗?他慷慨激昂道:”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驱使我这么做!“

  几年后,有媒体在福建永春找到他,发现他正开着亲戚凑钱买的八轮土方车,每天早七点到晚十点,言语中对当年拿零分的行为,颇有后悔。

  1989年,一个名叫徐孟南的孩子出生在安徽省蒙城一个普通务农家里,一家六口,2个大人,4个孩子,生活过得很拮据。

  作为家中长子的他也比较懂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帮父母分担些,一切都是按部就班地学习与生活。

  徐孟南自从读了这本书,他醍醐灌顶,好像被注入某种神奇的力量,变得叛逆,开始厌恶这样的学习生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整个小初中教育阶段,老师应引导学生挖掘其兴趣爱好,高中阶段按照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分科分班学习,准备高考。”

  他无心备考,成绩也一落千丈,一心想着宣传他的“教育理念”,他在网上发帖希望得到教育部门的关注,特别是他的偶像韩寒的支持。

  虽说应试教育不完美,但反抗他的人是真蠢,素质教育很美好,但消费它的人要么更拼,要么人家有爹可拼。

  都说素质教育要学国外,可你不知道的是,美国名校加州第一的惠特尼高中有一个魔鬼定律:惠特尼高中的魔鬼数字:”4“。

  但如果你想实现阶级跨越,想成为那1%的人,没有人会告诉你规则,你需要自己去探寻,并证明自己是有资格的。

  普通学校确实是快乐教育,三年放学没作业,没考试,但一大半高中生不会两位数加减法,成年后只能搬砖,当工人。

  教育阶段的拼杀,把未来的高管和蓝领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素质教育本质上是更广维度的考试,它很美好,但很奢侈,不是谁都消费得起。

  相比起来,同一张考卷面前反而更加公平,值得警惕的是,许多倡导素质教育的声音都来自应试教育的受益者,正如同一些掌握话语权者,想抹掉的恰恰是自己曾经努力的。

  当私立小学学生在校内学八年级数学,私立中学给投考的六年级学生的卷子里都是九年级的数学题。

  要考上英国私立中学,孩子需要所有功课达到A,熟练演奏两种以上乐器,参加各种体育项目比赛且得到奖牌,且拥有一两项冷门特长,比如骑马、射箭、绘画等等。

  孩子的学习方式,不在于别人提出什么口号什么理念,而是在于你想让孩子进入什么样的学校,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孩子的学习方式,不在于别人提出什么口号什么理念,而是在于你想让孩子进入什么样的学校,最终成为什么样的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