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香妃敛葬穿什么?定东陵出土服饰修复后首次展出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0-08-08

5月8日,某杂志官方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最新照片,透露了演员杨幂的最新照片。这一次,杨幂的裙子非常大胆,但也很少穿黑色丝袜,大秀极致的漫画腿,曼妙的身材十分撩人,的确是很性感了。 而除了什么是网络推广

慈禧、香妃敛葬穿什么?定东陵出土服饰修复后首次展出什么是网络推广

慈禧太后的陵寝定东陵在1928年曾遭受严重盗掘,盗掘者掠走全部随葬珍宝,而将墓主人所穿服饰等丝织品随意丢弃。这批丝织品后经清理,一直被保存在清东陵文物管理处的库房,未经科学而系统的修复。昨天在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幕的“后宫遗珍——清东陵慈禧及容妃服饰修复成果展”,首次公开历时8年修复的慈禧及容妃陵寝地宫出土的服饰等。通过解读这批丝织品文物所隐含信息,揭开更多慈禧和容妃敛葬细节。

展览现场

慈禧、香妃入殓时穿什么?

慈禧太后陵寝位于定东陵,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八月动工,耗时6年,耗银500多万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又重修一次,历时13年。其规模、材质、做工均超过清代历代后陵。

定东陵(左为慈安陵,右为慈禧陵)

不幸的是,慈禧陵寝在历史上曾遭受巨大破坏。1928年7月,慈禧死后20年,军阀孙殿英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和慈禧定东陵,毁棺抛尸,掠走了全部随葬珍宝。盗匪将这些丝织品抛至于地宫之中。盗墓发生之后40天,溥仪派出遗老遗少重新敛葬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把这些丝织品重新穿回慈禧身上,这些丝织品部分留在内棺,部分堆到了棺外。

展览现场

而闻名遐迩的容妃(香妃原型)陵寝也没能幸免,在1929年被盗。

裕陵妃园陵

“1979年慈禧地宫发掘的时候,这些丝织物被清理出来,重新整理好,进入到库房之中。那时的整理是粗糙的,当时我们没有这样先进的技术手段去对它们进行修复,只是保存在库房。”清东陵博物馆馆长李寅介绍说。

慈禧定东陵地宫出土的慈禧太后敛葬时所穿用包括:着于最外层的“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第二层的“雪青缎平金绣团寿女夹袍”和第三层的“绿绉绸平金绣福字女夹衣”;垫于身下的“铺绒加金丝绣荷花褥”及盖于身上的“陀罗尼经被”;头部所枕“堆绫荷花枕套”和脚上所着“串珠堆绫彩绣荷花鞋”。

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

其中慈禧着于最外层的带佛字女龙袍,似乎比皇帝的龙袍规格更高,“除了皇上常规龙袍的一些特点之外,它还用盘金绣绣了几十个佛字遍布龙袍的全身。”中国丝绸博物馆技术部副主任、策展人王淑娟说。

李寅表示,带佛字的龙袍在历代帝王帝后中都是首次出现,在清朝宫廷服饰史上也没有出现过。

黄江绸绣五彩五蝠平金佛字女龙袍(局部)

“猜测一个是因为慈禧本身是信佛教的,生前经常扮佛装,还有别人称她为‘老佛爷’之类的。还有是希望逝者尽早升入到极乐世界。 ”王淑娟说。

清人画 慈禧太后佛装像(故宫博物院藏)

“陀罗尼经被”则用于覆盖慈禧太后尸身。它长290厘米,宽275厘米,幅面之大也是绝无仅有。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提到,2米75据他所知在中国传统织物里是最宽的。“一般看到的织机也只有七八十公分左右,这个经被门幅将近3米,从织造的技术工艺水平来说都非常高。”它的尺幅大大超过了习惯的做法。经被上还用金线织上了25000多个汉字楷体篆体的经文。

陀罗尼经被上绣的经文局部

陀罗尼经被展出现场

容妃陵寝地宫出土服饰则有吉祥帽、宋锦、堆绫荷包、哈达等,也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清人画弘历塞宴四室图中的容妃(后排右一)故宫博物院藏

吉祥帽

慈禧和香妃的殓服透露了什么信息?

慈禧和容妃陵寝地宫出土服饰,向公众透露了哪些信息呢?

李寅对记者表示,历史上的慈禧展现的都是她在政治上的强人形象,47年的历史风云磨炼了这位女性,但是通过她的丧葬还是能够看到慈禧内心对宗教的皈依和生前内心的信仰问题。

展览现场

“慈禧在去世之后,她的盖被上有道教的、有佛教的内容,她的寿衣也是一个带佛字龙袍,表明慈禧对佛教非常崇信,希望死后尽快进入极乐世界,这是其一。

其二,慈禧在丧葬品上一如既往的沿袭了自己生前的奢华做派。我们看她的‘陀罗尼经被’也好,‘带佛字龙袍’也好,还是她穿里面的‘团寿女夹袍’,都镶嵌有大颗的珍珠。珍珠满语称为塔娜,只有皇家才有资格采购。慈禧非常珍爱,所以在她的棺材、服饰上大量的显现出了这样的珍珠,显现出她的奢华。

绿绉绸平金绣福字女夹衣

雪青缎平金绣团寿女夹袍

还有慈禧陵墓出土的陀罗尼经是苏州织局织造的,她的佛字女龙袍是江宁织造,都来自于南方大型织造局,也可见清宫殉葬品里它的文化内涵。 ”李寅说。

展览现场

而容妃这个人物虽然她在宫中的封号不高,但是她在民间闻名遐迩,就是著名的香妃。

“容妃是维吾尔族人,维族有自己独特的丧葬制度,它是不穿衣服的,也没有棺椁,只用白布包裹,遵循一种很简单的丧葬的习俗。但是容妃死后是大棺材下葬,而且着衣下葬,都是严格遵循着满洲皇家的丧葬习俗。同时她的陵寝地宫又出土吉祥帽、哈达,等,我们知道伊斯兰他们都带一种小白帽,这个吉祥帽、哈达等实际上是遵从了她的民族信仰。她的丧葬中既有着自己本民族特点,但更多表现的是屈于强权的满族皇家的尊严。” 李寅说。

文物修复师如何令这些丝织品“起死回生”?

据赵丰介绍,8年前受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委托,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丝绸博物馆)对清东陵所藏20件丝织品文物进行了保护修复。今天既迎来了这个项目的验收,同时也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展示。

修复中的陀罗尼经被

那么中国丝绸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们是如何通过他们的巧手,为这批脆弱的丝织品“把脉”、“治病”的呢?

修复陀罗尼经被

据王淑娟介绍,这批丝织品文物中修复难度最大的就是慈禧的带佛字龙袍和陀罗尼经盖被。其中陀罗尼经盖可视为其职业生涯中修复难度最大丝织品文物之一。“由十几个文物修复师耗时9个多月共同完成。”“主要它的门幅和体量都特别大,而且之前被修复过,被裱在纸上,修复效果不甚理想,所以费了很大精力将原来的装裱拆掉。”

修复中的慈禧服饰

佛字女龙袍主要是出土后是被夹封在普通的镜框里保存着,当年出土后各方面保存条件有限,镜框没那么大,所以把两个袖子叠起来被压在里面保存,对袖子造成很大压力,袖子折的地方印痕特别重,造成断裂,还有佛字的绣线大幅脱落。

铺绒加金丝绣荷花褥

“这件龙袍到我们手里之后,先把镜框拿掉,再揭展。因为它长期压在镜框里织物会粘连,而它的织物纤维也已经变得很脆,所以要非常缓慢得进行。把它打开之后,很多地方都变形了,就要去整形,我们叫平整,把它调整到比较正常的状态之后再做背衬、加固。”王淑娟说,这其中还包括相近修复材料的寻找、定做和染色等。

王淑娟说,对于纺织品文物的修复,保护是第一位的,然后在修复的同时做一些研究,属于研究性修复。因为研究对文物保护也会有很大的指导性作用。

延伸阅读:

清朝的陵寝有盛京三陵(辽宁新宾清永陵,沈阳清福陵、清昭陵),清东陵 (河北遵化清孝陵、清景陵、清裕陵、清定陵、清惠陵、昭西陵),清西陵(河北易县清泰陵、清昌陵、清慕陵、清崇陵),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建成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是中国现存规模宏大、体系完整、保存较好的一处大型清代皇家陵园。建有皇帝陵5座、皇后陵4座、妃园寝5座、公主园寝1座,葬皇帝、后妃等共157人,其中包括顺治、康熙、乾隆、孝庄、慈禧、容妃等清代著名人物。

什么是网络推广 3月26日,贵州。凯里交警通报“老人坐电动轮椅进隧道被撞”,被撞91岁老人当场死亡。肇事驾驶员与死者家属已达成初步丧葬协议。案件正调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