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多方博弈扑朔迷离:解读中国当下的房价现象(NO182)
12强赛最后一战对阵阿曼,中国男足期待体面收官 29日,中国男足将迎来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最后一战——客场与阿曼队的比赛。 目前阿曼队积11分排名小组第四,本站
「观点」多方博弈扑朔迷离:解读中国当下的房价现象(NO182)本站
动辄百万起步,需要调动几代人的劳动财富积累,还有最长能够达到30年的债务偿还,对于大部分中国人和家庭来说,面对这样重大的资产配置决策,想理智都难。
中国的房价话题,太难了,房产从原本满足居民“住”的需求空间,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十几年和经济发展,早已附加了“住”以外更多的附加价值和资产属性。
-本文除标明引用部分,均为本人原创,谢绝断章取义无脑摘抄和伪原创搬运,转载复制请注明原文出处,本文首发头条号。
假如本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本人会及时加以改正。一个小小的点赞动作就是最大的动力。
先不说中国传统的“安居乐业”和传承几千年的“家文化”,让中国人对于“居者有其屋”的固执追求。
光从不同年龄的实际需求上来,住房问题在世界各国,都是追求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稳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这个需求是有周期的:大城市,核心城市,每年的新增外来就业人口和应届毕业生,都会产生大量的居住需求。这个周期大概就是以1年为单位计算。
而小城市,随着一代人的婚姻,家庭安定和儿童教育的需求,也会产生对住宅的需求,这个周期就比较长了,大概要以3-5年为单位计算。
杭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杭州调查队公布《2019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5373亿元,比上年增长6.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3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4万人;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261元,增长9.0%。
截止2020年5月底的统计,大概是26709元/㎡,一套80平米的房子,在杭州,就要200万起步,首付三成,就是60万,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来看,大概需要12年时间才能凑够首付。
当然杭州只是中国大城市房价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情况在北广上深更为令人瞠目结舌,按照平均收入水平,在深圳或许要几十年才能凑够首付。
买不起和刚性需求的矛盾现实环境下, 只有两个途径能够解决,一个是收入快速增长,一个是房价下跌。显然,前者的难度和可行性,比后者高很多。
所以从没房的刚需群体和源源不断的年轻后浪群体的角度来看,盼望房价下跌,解决刚需,是必然的心态。
先不说投资群体,反正投资就是有风险的经济行为,就算跌了也是合理的投资风险,不值得同情和参考。
这还只是一个平均的测算,那种一个家庭收入大部分都要用于偿还房贷的情况有多少?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全国各地的有房业主群体,甚至把避免可能因为房价下跌造成的损失的行动,上升到对财富保卫的高度。
对于房价,在商言商,不考虑宏观管控和市场供需这些因素,开发商和所有商人一样,都希望房价越高越好,这是无可厚非的商人逐利的天性和本性使然。
所以从开发商的角度上来,其实已经不是想不想的问题了,而是根本不愿意面对的选择,除非是走投无路,否则从商业,从生意的角度上来看,开发商群体是不会考虑降价的。
2007-10:迈阿密山谷银行2008-01:密苏里道格拉斯银行2008-03:密苏里州的休姆银行2008-05:ANB金融国民协会银行2008-05:明尼苏达第一诚信银行2008-07:加州印地麦克银行2008-07:内华达州第一国民银行2008-07:加州第一传统银行2008-08:佛罗里达第一优先银行2008-08:哥伦比亚银行信托公司2008-08:佐治亚Inergrity银行2008-08:诚信银行2008-09:银州银行2008-09:华盛顿互惠银行
最终统计的结果,大概在美国本土有超过30家的银行出现倒闭和极度经营困难的现象,其中不乏经营逾百年的老牌实力银行。
回到中国的房价问题上来,就算中国的银行绝大部分都是国有化运作的,光从房贷占银行比例上来看,房价的稳定,至关重要!
2018年,住户部门的中长期增加3.05万亿,占比78.8%,也就是房贷占住户部门增加额的78.8%。
房价下跌30%以内,那个房产的市场价就差不多是70万了(房屋折旧),这个时候就已经是资贷对等的情况了。银行放出去的产生的利息刚刚覆盖营业成本。
如果房价下跌达到30%以上,那就是绝对的“资不抵债”情况了,在这种情况下,房产拥有者支付银行月供本金和利息就属于实打实的亏损,而且是持续恶性亏损。
这种情况下,必然停供断贷,资产收归银行,但是这个资产的市场价值已经跌破70万,和银行实际支付出去的70万已经造成了现实亏损,银行也是经济组织,而面对房价下跌这种宏观市场行为造成的亏损,是没有办法去对抗的。
从高层角度来说,保障市场信心,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房产对于市场来说,具备消费力和信心的支持,那就是健康的。
从高层的顶端设计来看,只要实现房价稳定,就是最好的结果:房价不涨稳定,其实在经济全面发展的环境中,就已经算降了,这也是最稳妥的降价。
在现实房产市场和楼市中,房价和收入脱轨的情况已经现实存在,收入增幅和房价增幅之间的差异造成的矛盾也是愈演愈烈。
由于房地产开发主体对于盈利和资本的驱动,中国的房价和实际市场购买力之间的差距,甚至成为了中国近年来造成贫富差异的重要原因:
而这个差距,是通过劳动和资产经营,都无法摊平的鸿沟,几何倍数的资产差距,就依赖房子的价值变化,导致了事实上存在,而又看不到的贫富分化。
100万在北京只能买5㎡(20万一平的核心地段),到黑龙江鹤壁市就可以买50套窗明几净的房子。
那让在鹤壁出生的年轻一代,谈什么公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除非有大机缘和大机遇,否则奋斗一生都难以填平这个资产差距。
但是聚集在北广上深,新一线和核心城市的几亿外来人口来说,高企的当地房价,已经事实上形成了阶层固化和城市门槛。
这对于市场来说,这些高能级高房价的房产,最终就会完全资产化,成为资本和富裕群体的资产壁垒,进而固化资本和社会结构,就像中国香港和日本东京一样。
所以,从现实的市场环境来说,房价需要降,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后进优秀青年后浪提供留下来的动力和空间,而不是成为资本吸血剥削的工具(这就是为什么说中国香港,是“李家的城”)。
难道指望几亿几十亿的消费券,就能拉动中国近百万亿级别的消费市场吗?(2019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将接近100万亿元人民币),这个量级大家对比一下: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刺激,和11位数的经济总量。
所以从经济和市场层面来看,房价是不能降的,如果房价下降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那必然就会导致上面说过市场信心丧失,所以各个地方和政府,宁愿用人才补贴,买房补贴,尝试放松调控等等手段来刺激楼市交易,而不是降价。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房价下跌,会导致的投资流失,开发动力下降等等的恶性连锁反应,特别是对于土地政策依赖度越高的城市来说,会带来什么样的效应,不言而喻。
从经济和市场层面,房价是不能降的,特别在中国经济从2017年开始进入转型调整稳定阶段以后,更需要房产作为各个城市和地区的经济稳压器和蓄水池,房价下跌,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这些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将会出现“系统性风险”,而这种风险,是日常和零售品消费,所不能解决的大风险。
对于房价的组成来说,钢筋水泥真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主要的成本来源其实在于房子脚下的土地和从业人员的工资开支。
但是土地毕竟是一个有限的资源。不可能过度开发,尤其对于城市来说,虽然可以持续扩张城市面积。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区域还是就那么几块。
所以这些地方的土地一定是最受欢迎的香饽饽,也就获得了各大地产商的青睐,竞价之下必然会推高地价。随着地价的不断提高财政收入也是越来越高,而这部分收入,政府刚好可以发展城市建设和推进城镇化的进度。
这里也需要理解政府对于地价的坚持,医院,学校,道路,高铁站,图书馆……这些哪一个不需要政府出钱出资支持发展?
一边是城镇化率的推进,一边是高房价的压力,两者看似很难取舍。但是想要达到两全其美也是无法两全。
开发商说到底,还是商人,现在的盖房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土地价格在上涨,所以房价想要下跌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且不仅是土地价格在上涨,各种建筑材料的价格也在不断的上涨,建筑工人的薪水在上涨,这都要求了开发商必须要保持高价才能盈利。
有参与过开发和相关经验的人,都知道人工有多可怕,而且这个钱还是硬性成本,随着国家对于劳动群体的保障日益完善,这个人工成本是没有账期的说法的。
那房产作为资产来说,就丧失了保值增值的资产刺激力,那别说开发商了,就连消费者群体,大部分都会对买房丧失动力,反正不涨不跌,不用着急,那房地产对于经济和消费带动就会陷入停滞。
这个顶层设计就更妙了,短期拉动就是资本催熟,就是炒作谋利,和“房住不炒”相映成趣,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的板块,契合稳健的货币政策,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压舱石”和“稳压器”的作用,而不应该是发动机。
关系大了!如果是短期刺激,那么势必需要收益和回报率的驱动,这是经济学最基础的原理:资本永不休眠,资本追逐回报。
需要承认的是,过去十几年中国房地产黄金发展阶段中,房产的确是起到了发动机的效应,最明显的,就是在不同能级的城市之间实现了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飞速提升,90年代万元户,今天看起来就是一个笑话了。这个谁也不能否认。伴随这个发动机效应,中国的房价“1年涨1倍”并不算新闻。
但是随着房地产规模和实际供需的日益满足,中国经济的转型,房地产必然会逐渐退出主导和驱动的角色,转变成为资本蓄水池和稳定经济的角色上去。
总结一下:中国房价未来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稳中缓升,这样经济向好,收入增加,总是有赶上房价的那一天的。
今天这篇文章,虽然说的是房价背后各个关联的群体,但其实,是从不同的角度,用客观理性的出发点,把房价背后的复杂博弈和经济学规律,进行了一次梳理。
既然房价背后的博弈都说清楚了,文章的最后,也从不同的角度,从一个地产从业者和行业研究者的身份,和面对房价的置业需求群体说一句:
关注房价,盼望降价,情有可原,但是更多的,应该关注自身的收益和创造财富的能力,房产已经创造了一个时代的财富了,而下一个时代的财富在哪里,还需要被发现和被发展,就像成功的企业家和伟大的公司,时代一变,便无法被复制,一个意思。
拘泥于已经开始走向平稳的资产,而忘记了去发掘未来的机遇和可能,是中国房价最可怕的“一叶障目”效应。
本站 近两年,沈阳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心出现饱和的情况,如今三环沿线已经成为了沈阳楼市主场,各区域配套也在完善升级,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板块在居住便利程度上已经不输老城。 因此,曾经追求居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