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木府介绍丽江古城人文文化文华学院官网首页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丽江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FM106.2)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以支部为纽带,石鼓镇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
今天,为您带来由湖南电台携手丽江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FM106.2)等全国100家电台采制的《以支部为纽带,石鼓镇打造文旅融合新地标》。
在竹园村活动中心内,一支由农村妇女组成的演出队正在进行《金沙江畔话红军》情景剧的排练,为庆祝传统节日“三多节”做着准备。
竹园村地处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的石鼓镇,这个被誉为“文艺村”的小乡村,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熏陶下,村容村貌以及老百姓的思想信念都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2002年,在镇政府机关党总支和村支部的鼓励支持下,村民们在农作之余,自编自演组织起了舞蹈队,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目前队中最大的70多岁,年纪小的也就30来岁。
【文艺演出队 和杰英:队员都是村子里村民,我们从小就爱唱歌跳舞,参与的人员只要喜欢都可以加入。慢慢的,就发展成为能唱能跳的演出队了。同时,也给我们村子带来了好的风俗习惯,现在几乎全村人都直接间接参与进来了。】
对于很多本地人来说,自打记事儿的时候开始丽江古城木府介绍,石鼓镇的红色基因就慢慢浸注到血液当中,自然而然地成为历史的传承人。
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二丽江古城木府介绍、六军团在贺龙、萧克、任弼时等人的领导下,长征过云南,在石鼓镇—带强渡金沙江,顺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主张,彻底打碎了的围堵梦想。而在渡江过程中,28名石鼓当地船工积极造木筏,经过四天三夜的抢渡,用7只木船、十余条木筏帮助18000多名红军战士渡过天险。而今,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被竹园村文艺演出队搬上了舞台,这段故事也成为几代石鼓人引以为荣的精神支柱。
【竹园村党支部 赵志和:在我们很小的时候丽江古城人文文化,就听爷爷奶奶讲了红军从我们家门口渡江的故事,从那各时候开始学习红军精神就在心里埋下了种子。到了现在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我们就要把故事和精神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石鼓地区有汉、纳西文华学院官网首页、彝、傈僳、苗、白、藏、普米等八个民族,受汉文化、藏文化文华学院官网首页、东巴文化影响较早,形成了既复杂又丰富的多元文化形态丽江古城人文文化。抗战时期丽江古城木府介绍,红军战士在石鼓人民协助下抢渡金沙江的历史故事,给这个偏远小镇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财富。石鼓镇政府机关党总支也借此“先天”优势,定下了传承文化精髓、打造文旅融合精品、提升当地群众生活品质的发展思路。经过多年努力,石鼓镇不仅物产富庶,还成了云南省内知名的红色教育+旅游基地。
【石鼓镇政府机关党总支宣传委员 赵宏彦:历史上石鼓镇曾是“茶马古道”的要津和南下大理、北进藏区的交通枢纽;是玉龙县开辟旅游战场打造四大经济平台之一,是“全国五百家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之一、“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丽江的一个文化旅游重镇和玉龙县西部地区的经济商贸中心。这个承载1800多年历史的小镇,因其物产丰富而富裕安康,因风景优美而名声远扬;因历史背景而底蕴深厚,因底蕴深厚而人杰地灵,因人杰地灵而长足发展。】
石鼓镇文旅融合的步伐走在丽江市乃至云南省前列,也并非一蹴而就。曾经当地就流传过一句话,“六块钱游石鼓”。其中,5块钱吃一碗当地小吃“鸡豆凉粉”,1块钱买一瓶水。由此可见,当时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并不能与文旅融合同时发展的理念所匹配。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机关党总支的引领下丽江古城木府介绍,石鼓镇不论是机关干部还是当地百姓,大家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决心成为时代变迁最好的助推器,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阐述发展理念、努力争取各类发展政策、精准宣传石鼓的各项资源,让石鼓从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逐步成长为最热门的红色文化教育及旅游目的地,每年前来学习观光的党员、游客络绎不绝。
【石鼓镇政府机关党总支宣传委员 赵宏彦:卖土特产的、卖凉粉的,老百姓是第一受益者,停车有了,酒店也有了,都有受益了,原来6块钱的旅游消费到现在几乎每人消费至少翻了10倍,这就是最直观的变化。这对当地老百姓以及整个镇上的经济收益都带来很大的好处。】
据不完全统计,石鼓镇全镇人口2万余人,到目前直接或间接参与文旅产业的的就将近3000人,可以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在镇机关党总支的积极推动下,以及在全镇群众的支持配合下,石鼓已被纳入旅游市场活跃的网络范围,组成连带规模的旅游优势,成为丽江市乃至整个滇西片区瞩目的红色文化教育旅游基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