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酒店排名丽江传统建筑
改革开放以来让丽江人民最感自豪的是:丽江古城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整体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丽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成功开拓发展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丽江古城为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边远民族地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作出了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让丽江人民最感自豪的是:丽江古城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整体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丽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成功开拓发展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丽江古城为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边远民族地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作出了积极贡献。
丽江古城千年一脉,从唐代“三探览城”到宋代“三赕城”、从元代“通安州城”到明代土知府城、从清代流官府城到当代丽江城区,一脉相承,生生不息,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丽江古城的形成与发展,与唐宋以来茶马古道形成和发展紧密相连,相辅相成,逐渐发展成为滇川藏交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共生、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开放之城,独具特色的茶马古道重镇、不可替代的商品集散地。
然而,随着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茶马古道的中断,丽江由茶马古道上交通要道,变成交通死角、“口袋底”,逐步被边缘化。改革开放让这座千年古城焕发新生,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历史上以经营茶叶、皮毛、药材等土特产为主的丽江古城,华丽转身成为以经营文化旅游产品为主的国际精品旅游胜地、5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名市,“地球上最值得去的一百个小城市”之一、“全球百个避暑旅游城市”之一、“欧洲人最喜欢的旅游城市”“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国际旅游名城”“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名城”等国际文化旅游城市。去年,到丽江古城的国内外游客数量已突破4000万人次。
“让丽江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丽江”。改革开放初期,丽江古城、古乐、东巴文化首先走向世界。纷纷应邀到英国、法国、挪威、瑞士、意大利、爱沙尼亚、西班牙、葡萄牙、德国、日本、美国、奥地利、泰国、印度、韩国、新加坡、柬埔寨、越南、菲律宾等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好评如潮。国外众多媒体也关注报道丽江古城文化,国际著名导演菲尔·艾格兰来到丽江古城,拍摄了专题片《云之南》,在英国及世界各地播放反响强烈,让世界看到了一个美得“令人难以置信”又“充满人情味”的丽江丽江传统建筑。众多国外友人纷至沓来,在丽江古城游览或学习研究民族文化。挪威国王和王后、芬兰总理、吉布提总统等也先后到丽江古城访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世界文化遗产会议,以及七星越野赛等国际体育活动也纷纷在丽江举办丽江古城酒店排名。曾经的“被遗忘的王国”,成了“世界的丽江”。
著名社会学家、会原副委员长费孝通指出,改革开放以及西部大开发“给丽江古城带来了机遇,使其有新的发展。但是这个新发展,应该从旧的道路来,从传统来。”费老所说的“旧的道路”和“传统”,主要指的是丽江优秀传统文化。正是有此遗产,丽江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有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记忆遗产等桂冠,成为丽江发展最珍贵也是最大的资源。1990年8月,和志强省长在丽调研时指出,丽江由历史上的茶马商道要冲变成了现代交道的死角。因此,丽江首先要“打破封闭,死角变通道,重振丽江茶马古道重镇雄风。”加快丽江机场与高等级公路建设,同时开拓金沙江水上交通,形成空路、陆路、水路全面开通的立体交通新格局。收到云南工学院建工系教授朱良文反映停止“打通四方街”工程的来信后,和省长批示“务必做到保留丽江古城”。1994年在丽江古城召开的省政府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上,作出了申报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实施保护丽江古城“五四三二一”工程,关停并转黑白水林业局保护古城周边生态环境等重大决策。丽江发生“2·3”大地震后,又及时提出了丽江古城必须“修旧如旧”,继续加快申报世界遗产的决定。从而奠定了丽江古城正确的发展思路和方向,推动了丽江文化与旅游结合带动发展的特色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前来丽江视察,指出丽江古城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要十分珍惜,切实爱护好。
1995年,国务委员、国家民委主任的司马义·艾买提看到丽江古城小巷、乡镇村寨、山间小路都有观光的外国游客,有结伴而行的,也有独自行走的。他指出:“这说明这里民族团结、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社会进步。在少数民族地区达到这个水平很不容易,这与丽江和谐文化传统分不开。值得各少数民族地区学习。”1999年3月,中央局、全国政协主席指出:丽江古城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要十分珍惜,切实爱护好。同年5月,中央总、国家主席在丽江古城特地题写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同年10月,中央局指出:“丽江各级领导和各族群众,在古城保护和民族文化保护、开发利用上走出了一条不变中有变化,变化中重传统的路子,很有意义。”2003年7月,中央局、全国政协主席指出,丽江古城在震后恢复重建中修旧如旧,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文化旅游的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全国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曹志、彭佩云、王汉斌、王炳乾、等先后题词或指出:“纳西古城、民族瑰宝”“在震后恢复重建中,丽江古城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这是丽江人民对中国,对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一定要保护好”。全国政协叶选平、杨汝岱、郝建秀等强调指出“特别是要保护好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定要把古城保护好,保住这个根,我们的旅游业才能发展”。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汪洋在丽江调研时强调指出:“在丽江,保护也是发展,是更好的发展。”
各级先后制定了有关保护丽江古城的条例,为保护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省政府帮助丽江实施了古城保护“五四三二一工程”。
丽江古城保护成果中外瞩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丽江古城申遗成功后,创造了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良性互动的“丽江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5届年会”丽江古城酒店排名、首届中国·丽江“世界遗产论坛”总结了“丽江模式”的四条基本原则和经验,指出丽江模式为“世界遗产保护带动旅游业,旅游业发展反哺遗产保护”提供新经验;“为遗产保护和开发提供了‘崭新标尺’”;是旅游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互利共赢”的一个突出典范。2012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拉奥在丽江古城又指出:“丽江积极探索世界遗产保护和带动旅游业,以及旅游发展反哺保护模式,同时加强对极具原真性的传统民居的修复,为历史文化名城面对旅游和都市现代化迅速发展的威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保护方法。”
保护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相结合。恢复重建或新建了丽江古城内“王家庄教堂”“顾彼得故居”“方国瑜故居”“周霖纪念馆”“王丕震纪念馆”“雪山书院”“和志刚书斋”“纳西服饰文化展示馆”“纳西文化传习馆”“民族文化主题展馆”“东巴文化展示馆”“东巴造纸坊”“手道丽江”民间手工艺术馆、“纳西人家”院落展示古城诗联石碑的“文萃园”等历史文化遗存及民族文化示范窗口。同时正在进行丽江古城“流官府”“文庙”“武庙”等历史文化遗存的恢复重建工作。积极保护民俗民间无形文化,在古城内恢复了古城茶马古道马帮景观、河水冲洗街道、放河灯、广场民族打跳、文艺表演等传统民俗活动;三多节、火把节、中秋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
当然,丽江古城保护仍面临有不少新的挑战。比如,一些经营者信用缺失、宰客、欺客等现象时有发生,原住居民不断撤离古城,加快了传统文化的消失,保护丽江古城原真性的工作刻不容缓!保护古城任重道远!
习同志指出,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丽江古城文化精神,是对“丝路精神”的生动诠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丽江古城的文化蕴含的自强不息、不畏艰险、和平合作、亲善友爱丽江传统建筑、开放包容、多元融合、诚信为本、互利共赢、乐善好施、急公好义、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等精神不断得以挖掘和阐发。
丽江古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丽江古城是南方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沿线不可多得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20世纪90年代末,丽江古城组织开展了“茶马古道文化”课题研究,2002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茶马古道与丽江古城文化研讨会”,费孝通在会上亲笔题写了“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大研古城”。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指出:“丽江这个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如今仍然可以带动和促进这条古道上各民族经济的发展。” 2010年,“茶马古道文化研讨会暨云南生态名优茶博会”在丽江召开,来自国内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以及美国、韩国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2013年,“茶马古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滇、川、藏三省区联席会议”在丽江召开,会议发表了联合申报茶马古道世界遗产的《丽江宣言》。2017年10月,丽江文化研究会举办的“弘扬‘丝路精神’,融入‘一带一路’”研讨会上,就丽江积极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十条意见建议。指出要搞好顶层设计和规划,进一步把丽江古城建成和平、安全、开放、友好、和谐的“一带一路”文化旅游名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