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好还是丽江好丽江古城发展历程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3-11-24

  5月16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云南丽江等地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

昆明好还是丽江好丽江古城发展历程

  5月16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云南丽江等地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

  本次演习模拟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云南省大理昆明好还是丽江好、昭通、楚雄、迪庆等地区震感明显丽江古城发展历程。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房屋倒塌,震区道路、电力、供水、通信中断,发生山体滑坡、堰塞湖油气管线断裂泄漏、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相邻省份部分地区房屋设施一定程度损坏丽江古城发展历程。

  5月16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云南丽江等地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

  本次演习模拟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发生7.6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云南省大理、昭通、楚雄、迪庆等地区震感明显。地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房屋倒塌,震区道路、电力、供水、通信中断,发生山体滑坡、堰塞湖油气管线断裂泄漏、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相邻省份部分地区房屋设施一定程度损坏。

  红星新闻记者在演习现场了解到,本次演习设置43个演习科目,科目设置除地震救援中常规的建筑倒塌埋压人员搜救、基础设施抢修、伤员救治转运、受灾群众安置等科目外,还结合云南高山峡谷地区灾害特点和高原环境实际,通过实地或构设仿真场景开展空地灾情侦察、空地应急投送、空地联合搜救、灾区应急保障、次生灾害处置等实战化演习。

  “轰隆隆……”随着一声巨响,5月16日上午10时,“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正式开始。

  “报告指挥部,我是昆明航空救援支队02307号机机长张英海,经侦察,进入古镇的3座桥梁全部坍塌,大部分房屋倒塌,群众正在开展自救互救,急需开辟空地救援通道!”张英海与机组,模拟丽江7.6级地震发生后“云上古镇”成为“孤岛”,他们驾驶直升机迅速进入灾区上空,开展低空侦察,并打开机载应急广播,第一时间对地发出救援力量即将抵达的声音。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孤岛”救援科目以丽江古城和束河古镇为背景,设置总面积6万平方米的“云上古镇”,等比例实景建设具有民族特点的52栋砖木结构民房、1所完全小学和1个民族特色市场昆明好还是丽江好,古镇周边建设环形“护城河”,地震后形成断路、断水、断电丽江古城发展历程、断网、断气的“孤岛”废墟丽江古城发展历程,大量居民被困等待救援。

  记者在演习现场看到,在空中救援力量通过索(滑)降开辟机降场、将救援人员及物资由机群机降的方式突入灾区的同时,由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和部队、医疗、通信等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也通过各种机动方式突入“孤岛”灾区,展开灾区应急保障、空地联合搜救、次生灾害处置等科目的演练。

  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局副局长颜彬介绍,此次“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突出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链,紧密结合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链特点,突出“断路、断电、断网”、灾区“孤岛”、山体滑坡、道路损毁、隧道坍塌、水库险情、堰塞湖等场景构建演习环境丽江古城发展历程,坚持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分指挥演习和综合演习2个阶段43个演习科目,“做到灾怎么救、队伍就怎么练。”

  同时,突出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行动。颜彬介绍丽江古城发展历程,此次演习共动用11架直升机,以及3架大型无人机等参加演习,其中涉及空地协同的科目占比将近50%。充分发挥航空救援力量优势作用,将航空救援行动与地面救援行动相结合,联合开展空地灾情侦察、通信组网、力量物资装备投送、联合搜救、医疗救治等行动。

  此外,突出现代化救援手段运用。颜彬介绍,在演习中坚持人机结合,大幅度使用工程机械、电子科技、无人智能等一大批高性能昆明好还是丽江好、高科技的救援装备,比如动力舟桥、翼龙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先进装备,探索创新救援战法,提升抢险救援效能。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演习场地丽江市玉龙县白沙镇,海拔达2400-2500米,演习场地四周地势陡峭,山高谷深。

  应急部科技和信息化司监察专员张斌川介绍,高山峡谷地区多为“夹皮沟”地形,山高林密、沟壑纵横、断崖林立,且气候多变,雨多、雾大、云厚。这些极端环境,使得无线通信设备、卫星通信设备等装备难以建立持续稳定的通信链路。同时,当灾难来临时,救援人员需翻山越岭、崎岖前行,无法快速抵达灾害核心区,通信保障“最后一公里”问题突出。

  张斌川介绍,在此次联合救援演习中昆明好还是丽江好,着重检验了高山峡谷地区大震巨灾应急指挥通信问题。例如丽江主演习场、昭通分演习场距离350公里,远超地面无线通信可视通信距离,应急管理部综合运用高通量卫星、宽带自组网、微波散射等通信手段在演习现场构建了应急战术互联网,特别是强化了通信仿真推演支撑和空中通信中继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应急指挥通信实战能力,实现了“最后一公里”全覆盖,消除了通信盲区。

  “此次演习中,无人机在高山峡谷地区应急通信组网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值得关注。”张斌川介绍,此次演习构建了大小结合、高低协同的应急指挥通信空中保障体系。其中,在大型无人机方面,调派了两架翼龙无人机应急通信平台,赴丽江、大理构建应急战术互联网空中骨干节点。

  “与以往不同,该通信平台经过技术革新,机载公网基站由移动单网通升级为移动、联通、电信全网通,同时新增机载Ka高通量卫通基站,通信带宽提高数倍,达到30Mbps以上,公网最大用户接入数从1200提升至2400,通线,同时,实现了高清SAR雷达图像回传、航测相机图片实时下传,支持实时灾情分析、灾区正射影像图快速生成及扩展更多任务载荷超视距数据传输。”张斌川说。

  小型无人机方面,张斌川介绍,针对地震灾区地处山坳、通信受阻的问题,演习利用可垂直起降的复合翼无人机,搭载宽带自组网基站构建空中中继,建立了灾区至丽江主演习场的通信链路。

  “该复合翼无人机能够垂直起降,最大化降低了升降场地要求,同时具有航时长、载重大的优点,可以根据需求执行断路环境通信补盲、信号延伸等任务,发挥了翼龙无人机应急通信平台的协同保障作用,提升了应急战术互联网随遇接入、全域覆盖的能力。”张斌川介绍说。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此次演习立足“有效应对高山峡谷地区灾害,全方位检验应急救援能力”,结合演习地周边环境,专门设置了雪山遇险人员搜救等科目。

  据介绍,上述科目专门设置了景区被困游客搜救科目派员深入海拔4800米的玉龙雪山冰川腹地考察,在雪山冰川腹地选点设情,最大程度还原高山峡谷地区游客被困实景,设置雪崩埋压人员营救、雪山坠崖人员救助、高海拔索道救援和高山丛林搜救4个子演习科目,更加突出各路救援队伍的专业特长和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展示。

  “这是消防救援队伍首次突破雪线,在高海拔的雪线以上开展专业救援的一次成功尝试。而且这次雪山救援融合了院前急救技术,消防员既是战斗员,又是救生员。”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赵璐说。

  记者现场观摩看到,在约1个小时内,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解放军和部队、安全生产、医疗、电力、通信、铁路、公安、交通、地震、环保、气象等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4300人,在丽江主演习场,在大理、昭通2个分演习场顺利完成了43个演习科目。

  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局一级调研员王成对记者表示,此次演习汲取借鉴以往重特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经验教训,选择预判地震高风险区构设演习环境,突出先期处置、组织指挥、救援协同、区域联动等内容,实战检验国家和地方应急指挥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联动机制以及各类应急力量综合救援能力建设情况,充分展示新时代应急管理领域改革发展成效,积极探索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水平。

  红星新闻记者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应急使命·2023”高山峡谷地区地震灾害空地一体化联合救援演习获得成功,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优势,达到了提高应急指挥效能和救援合力、推动各地强化抗大震救大灾准备、促进抗震救灾能力提升的预期效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