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重磅发布

Mark wiens

发布时间:2020-08-24

8月14日,为期3天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AIExpo2020)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本届全球智博会特别开设了中国人工智能年度十大风云人物、中国人工智能年度十大创新企业、奥瑞安西

我国首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重磅发布奥瑞安西

8月22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承办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2020版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发布会暨北京大学胃肠间质瘤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在本次会议上,2020版《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重磅发布,这是由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编写制定的首部胃肠间质瘤(GIST)指南,对于指导、规范我国GIST临床诊疗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胃肠间质瘤诊疗规范势在必行

GIST是一种起源于间质细胞的软组织肿瘤,常发生于消化道,尤其常见于胃和小肠,但也可发生于胃肠道外。胃肠间质瘤临床症状主要与肿瘤的部位、大小和生长方式有关,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尽管是少见疾病,在我国却拥有庞大的患者人群,年发病人数已逾三万人。

为更好地指导国内GIST临床规范化诊疗,CSCO 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依据总会关于实体瘤诊疗指南的制定原则,结合GIST 领域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以及我国诊疗现状,由来自CSCO胃肠间质瘤专委会包括肿瘤外科、肿瘤内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消化内镜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制定发行了本版《CSCO 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这是CSCO临床诊疗指南系统中首次针对GIST发布的指南,足见中国研究者对GIST这一小瘤种的重视程度。该指南的发布意义非凡,让中国GIST患者临床诊疗有据可循。

《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自2016年推出的系列指南。经过为期1年的征集、编撰、修订,基于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特别是我们国内专家的学术成果,凝结了肿瘤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消化内镜、基础医学等多学科专家的心血,是中国第一部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该指南由国内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权威专家执笔,既参照国际指南,又结合中国特色,创新性地采用“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两种模式制订更加符合我国不同地区资源可及性的临床指南,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叶颖江教授

作为“指南”编写主要的组织者和撰写者之一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叶颖江教授,一直致力于胃肠间质瘤诊治团队的学科建设,同时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叶颖江积极推广GIST临床诊疗的规范化、精准化,大力推动国内胃肠间质瘤课题研究、学术交流,该领域享有极高声誉。叶颖江强调,GIST有独特的病理特点、影像特征,以及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原则,加之对于GIST分子机制的逐渐深入,分子分型、基因检测、药物治疗进展等对于患者个性化治疗日渐成熟,所以“指南”的推广可谓势在必行,造福百姓。

基因分型引领更精准治疗模式

GIST是一种比较明确的由驱动基因突变导致的疾病。研究发现,80%以上的GIST患者体内存在KIT基因原发突变,最常见的突变出现在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70%的病例)中,其次是第9号外显子(10%~15%)。除KIT基因以外,PDGFRA基因突变也是GIST的驱动因素之一。

在肿瘤精准治疗的发展上,GIST可谓先驱之一,最早用于GIST治疗的是伊马替尼,该药引领了晚期GIST治疗的重大变革,也是靶向治疗第一次在实体瘤患者中取得成功。虽然GIST的靶向治疗由来已久,但近20年来,关于晚期GIST的治疗,中西方临床实践均是采取根据治疗线数而非基因分型选择药物的模式:一线标准治疗为伊马替尼,二线为舒尼替尼,三线为瑞戈非尼。

随着基因检测的普及和应用,基于分子分型的治疗必将是GIST治疗的趋势。本次推出的《CSCO胃肠间质瘤诊疗指南》中,不仅遵循了既往按照治疗线数进行药物推荐的模式,而且在一线治疗选择上,依据患者基因分型,将患者类型细分,精准推荐靶向治疗。

“指南”全国巡讲助推GIST诊治水平提升

指南发布会后,进行了每年一届的北京大学胃肠间质瘤高峰论坛。本次大会聚焦胃肠间质瘤基础研究与转化研究专题,对于目前学科热点及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会议第一节,由北京大学医学部郑杰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梁寒教授担任主持;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Chi Ping教授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邱海波教授分别做了“Understanding and targeting lineage dependence in GIST”、“基于药物基因组学和肠道微生物组学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个体化用药研究”的专题报告。会议第二节,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赵岩教授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吴涛教授担任主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齐长松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汪明教授分别进行“胃肠间质瘤中伊马替尼耐药机制及耐药后治疗策略探索”和“From bench to bedside-TKI联合治疗在GIST中应用的初步探索”的专题报告;报告结束后,全体与会嘉宾针对GIST领域基础与转化研究的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为让更多同仁更全面了解中国首部胃肠间质瘤临床诊疗指南细则,高峰论坛后,会议启动了“指南”全国巡讲,将助推国内GIST诊治水平的提升。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唐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李健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志冬分别对指南的影像篇、病理篇、药物治疗篇、外科治疗篇进行了详实的解读。

北京大学胃肠间质瘤高峰论坛现场

通过对这部前沿实用的《指南》的细致讲解和对国内拟开展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充分设计讨论,让大家也感受到我国胃肠间质瘤事业的蓬勃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GIST治疗之路依旧任重道远,更加需要临床医生和研究者的通力协作、点滴积累,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中国胃肠间质瘤患者活得有尊严。

奥瑞安西 据香港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网站8月23日消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最新病毒株具更强的传播力,再加上市民出现抗疫疲劳,现行社交距离措施的作用大打折扣。陈肇始呼吁市民支持“普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