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上天的恩赐不要辜负
4月24日,青江街道办事处携手正黄集团以天府创建我参与,雅安味道我来做——“寻味雅安”美食主题街启动仪式在正黄商业广场举行 现场,展现“雅安味道”的四家名店,让嘉宾和慕名而来的食客们吃到具有雅安特色的美食大餐本站
美食是上天的恩赐不要辜负本站
2012 年,《悦食中国》文化美食纪录片开拍,那是一档由美食作家殳俏为地产巨头花样年量身定制的年度文化推广项目,探索记录了中国各地美食和职人的现状,还关注食物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获得了空前关注,于是殳俏在次年 7 月 创办了文化美食杂志《悦食》。
因为只看过徐峥封面的创刊号,所以无法对其内容给出过多评价,不过它的封面倒是让我印象深刻,赵文瑄、黄磊、黄觉、彭于晏、陈柏霖、林更新、金世佳、杨洋、李现、窦靖童……各个时代的文艺偶像都被请上封面,成就了《悦食》的鲜明封面特色。
如今各大杂志都通过和明星合体,带动粉丝艹销量的同时,也能收获漂亮数据吸引更多的广告客户,一直坚持明星封面的《悦食》怎么就停刊了?不是应该大卖特卖吗?
殳俏在微博上表示:“决定停刊的直接原因是刊号,也有背后很多纷杂的原因。”刊号成了杂志停刊的直接原因,这是说不过去的,毕竟中国大把闲置刊号。不过刊号影响的确是有的,在中国,没有正规刊号的杂志就是非法出版物,线上线下的发行渠道都会受到制约。
或许“背后纷杂的原因”才是关键?外人就无从知道具体缘由了,但却能从《悦食》各方面的公开数据中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在微博上,@悦食Epicure 粉丝 94 万+、@悦食中国 粉丝 52 万+,主编殳俏的粉丝 33 万+。作为一个 2012 年就创立的项目,殳俏本人又是文化、传媒、美食界的公众名人,“悦食”相关的几个微博账号都没有累积上百万微博粉丝。
再看悦食项目的“悦食食材”淘宝店,自 2012 年 12 月 7 日开店至今,累计产生 6.8 万多单交易。销售的食材单价几块到几百块不等,如果取中间价 150 元作为客单价计算,该店 5 年累计销售额 1000 万左右,食品 10-25% 的毛利率,毛利 100-250 万,也就是说平均每年 20-50 万毛利,刨除各种运营成本,几乎所剩无几。
根据百度百科词条记录,“悦食”项目旗下包括《悦食中国》美食纪录片、《悦食Epicure》杂志、一年一届的悦食大会、悦食厨艺学校、《阅食知味》书系等等。《悦食中国》美食纪录片自 2013 年播出首季之后,视频节目“土產研究所”接棒,《阅食知味》书系至今不见踪影,悦食大会从 2014 到 2016 年连续举办了三年,今年没有任何消息。
或许有人觉得《悦食》停刊是纸媒式微的结果,它创刊时纸媒就不行了,它坚持了 4 年多已经很难得。但是从全球环境来看,《悦食》创刊之时,正值全球生活方式刊物兴起,尤其美食杂志领域,至今每年都有不少新刊出现。
新兴生活方式刊物扎堆出现,是人们阅读习惯受到互联网冲击之后的升级体现。以前看书看累了,上网放松一下,如今是刷手机刷累了,翻翻杂志或图书放松一下。于是出现了很多令人赏心悦目的生活方式杂志,其中 Gather Journal、Kinfolk、Cereal 最为著名,它们也成为了无数网红博主时常用到的道具。
随着殳俏宣布《悦食》停刊,虽然新媒体和相关业务得以保留,而且品牌影响力和口碑还在,但是继续长久地经营下去,还想做大做强,显然没那么容易。
从创刊开始,《悦食》的竞争对手就不是任何一本美食杂志,而是“下厨房”、“饭本/ENJOY”等互联网美食项目,以及后来的“一条”视频,还有无数美食自媒体。从供应链端来看,《悦食》也无法撼动顺丰、天猫在食材领域的垄断地位,与开启烧钱模式的美食生鲜项目也没法比。
说到这里,我们再把视线拉回来,说说最近几年大火的美食杂志。去年我就预告过,为什么一直没写呢,原因不复杂:一方面,中国的外卖行业发达,很多人无暇顾及美食为何物,只想草草填满肚皮;另一方面,美食杂志越来越多地偏离了食物本体,往方向发展了。
此非的内容,而是新兴美食杂志上堪比时装一样的香艳照片,每一页都让读者春心荡漾。尤其那些添加了文化佐料的美食杂志,简直就是精神鸦片。
做为一本文化与风格读本,Luncheon充分挖掘午餐的趣味,邀请各界精英参与,在他们各自的午餐时间谈谈工作与生活。吃什么,在什么场合吃,没有刻意安排。
从公园长椅上的简食便当,到高档酒店的满席饕餮,从街边排档的招牌小食,到私家宅院的神秘菜肴,Luncheon 牢牢掌握午餐这一时间主题,让精英们分享有趣的观点和故事。除了观点和思维的碰撞,由视觉大师打造的时装,也是让人过足眼瘾。
Ambrosia每期探访一个目的地,通过生动而有趣的摄影、访谈、食谱来发掘当地的各色美食,米其林餐厅、健康家宴、地方小吃……应有尽有。已经出版的 4 期杂志目的地分别是墨西哥 Baja、丹麦、纽约布鲁克林、墨西哥城。
Fare是一本从美食出发的文化刊物,每期探访一座城市,城中被遗忘的美食、古老的艺术遗产、充满活力的餐馆、最富争议的咖啡馆……从食物、历史和社区的角度,丰富立体地呈现一座城市的人文景观和历史脉络。
首期内容是“伊斯坦布尔”特辑,在那个横跨欧亚两大洲,历经多个帝国统治,由东欧、北非、中东等多个文化融合和重塑的城市里,当地最出色的艺术家、音乐家、厨师纷纷现身说法,分享那座古老城市的魅力。
中国美食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随着世界各地喜欢中国美食的人越来越多,The Cleaver Quarterly告诉你它的魅力到底有多大。从北京到巴西利亚,从伦敦到拉各斯,从纽约到新德里,全球各地不同类型的中国美食皆被关注。
对于无数无法前往中国吃到地道中国美食的西方人来说,The Cleaver Quarterly 简直就是福音,不仅有家附近的中国美食和中餐馆攻略,还详解了糖果、饺子、点心、面条、月饼、炒菜、蒸菜、凉菜、卤菜等各种中国美食的轶事趣闻和详细做法,放下杂志就可以大展身手。
另外,因为越来越多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居住,他们的家乡口味也被带进中国,融入了本土社区,所以这本杂志还特别关注那些海外美食在中国的本土化状态,比如北京哪里可以吃到地道的荷兰春卷,广州哪里有最具风味的非洲炖菜。
The Gourmand很“当代”,它以“美食家”之名,充分发掘助力文化转变、赋予文化创造力的餐厅、酒吧、咖啡馆、大排档、食材在当代文化中扮演的角色。标新立异的摄影和插图是它的最大特色,其背后都是遍布全球各地的顶尖创意人士在精心创作。
由纽约大厨 David Chang 创办的Lucky Peach季刊,通过散文、艺术、摄影和食谱丰富每一期的简单主题。
今年秋季推出第 25 期精选集之后,Lucky Peach 停刊,其简体中文版《福桃》季刊今年上半年在中国推出,从原版第一期开始汉化引进,还加入了一些本土原创内容。
美食摄影师 Per-Anders Jorgensen 和瑞典美食杂志 Gourmet 前艺术总监 Charlotta Jorgensen 夫妇俩创办的Fool杂志,已经出版了 6 期,目前处于休刊状态。它以世界各地的时尚、设计、文化为灵感,将餐厅、厨师、美食家、食谱、食材加工等各种与美食相关的话题呈现得生动而有趣,给人的观感很诗意、很浪漫、很有爱。
Gather Journal已经成为美食杂志领域的风格标杆,它旨在开启人们对于美食的热情与希望,而非盲目地吃吃而已,通过标新立异的创意摄影,让美食内容呈现出如时装杂志一样的质感。
从第 1 期“漂浮”(float)特辑,到最新一期“感觉”(senses)特辑,Gather Journal 总能基于每期主题,从海量的食物中,找出其共通性,并翔实地介绍每一种食物的特性及加工方法,配上生猛的照片,在风格时尚与实用烹饪之间找到完美平衡。
每年只出版一期的Acquired Taste更像是一本文化刊物,每期以美食为出发点,关注和记录世界各地人们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通过呈现厨师、农民、工匠、餐厅老板、创意人士对于美食的真实观点,探索人类在饮食文化“嗜好”背后所扮演的角色。
每期标新立异的封面,让Fricote显得与众不同,内容以趣味性为导向,比如野炊或者户外 BBQ 需要准备哪些物件,推荐唱片时会告诉读者享受何种美食时适合听唱片中的音乐等等,还会奉送超炫的视觉美食。
Put A Egg On It是一本非常可爱的小杂志,内容以文字、摄影和插画为主,一切都关乎烹饪与味蕾,试图营造其乐融融的气氛。杂志名字很有画面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在家或外出吃饭时,不忘跟老妈或餐厅老板多说一句,“加一个蛋”,荷包蛋或煮或煎,那是附赠的关爱,让吃饭更有动力。
这本杂志以绿色作为主色调,可以看成是一本饮食绿皮书,杂志成员 Ralph McGinnis 表示绿色是他自己最喜欢的颜色,而且绿色代表着生命,会让人联想到沙拉或者青菜。
在冰岛,以往人们很少外出用餐,但是随着过去二三十年去冰岛的旅游人数越来越多,甚至已经超过了本国实际人口数,当地饮食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于是 Gudbjorg Gissurardottir 创办了FA/FOOD杂志,聚焦冰岛当地不断变化的饮食场景,从民俗菜肴到新式美食,应有尽有。
The Carton关注中东地区的饮食和文化,来自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每一期主题都相当有趣,封面也很考究。第 1 期主题 yum,可想而知各种美味;第 2 期主题 johnny,男人的故事;第 3 期“番茄”……最新一期主题 extinction,分三册讲述了传统和跨文化资源的保护。
Cured是全球第一本专注“腌制”食材的美食刊物,聚焦古今各种能将食材进行腌制保存的方法,以及各种让人垂涎欲滴的腌制食材,比如火腿、熏鱼、酸菜等。
Modern Farmer虽然是一本饮食文化刊物,它关注的重点却是全球农业议题,内容呈现方面都围绕现代农场、美食和生活方式等相关话题展开,探讨农业与日常饮食之间在新时代的关系,动物大头照封面是其一大特色。
Chickpea是全球素食者的福音,其赏心悦目的食材封面,让其显得与众不同。它以素食为主线,将食物、食谱、人物访谈、城市指南、书评等内容组织在一起,再通过文艺而不做作的设计呈现出来,在全球网络了一大帮忠实读者。
摄影和插画是Sabor的最大特色,除了每期的封面主题文章,杂志还会从历史和旅行的角度挖掘全球美食,走访各地的美食高人,将吃上升到记忆与、爱与性的高度。
第 1 期“巴黎”主题,呈现了全球第一美食城市的烹饪,有人认为巴黎美食迷失了方向,有人则在复兴当地美食。第 2 期“蓝藻梦想”主题,封面是一副赛博朋克风格的街食插画,内页痛哦过探讨当下我们如何看待食物,展望人类未来的吃法,以及各种关于美食的超现实未来想象。
通过文字、摄影和插画,At The Table充分发掘英国饮食文化的魅力,从热门餐厅到季节性菜谱,从朋友间秘传的烹饪技巧到街头小吃,每一位作者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怪癖谈论食物,正如其名,在开放的桌子上,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开怀大吃。
以巴塞罗那的特产香肠为名,Fuet显得平易近人,内容方面,每期通过一个非常主观且入时的主题,展开各种相关的美食话题,探讨食物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已经出版的 4 期内容相当有看头:第 1 期“仪式”主题,探讨了食物加工及享用的过程中,人与食物及各种用具之间的仪式感;第 2 期“偶像”主题,通过食物和食材致敬了各种食物界的偶像;第 3 期“”主题,从行为的自给自足,到食物与女权主义,从加沙厨房,到用刀叉投票选总统,简直过瘾;第 4 期“网络”主题,垃圾促销邮件、吃饭过度、家庭饭局、食品局域网、外卖……全球同此凉热。
从美食出发,Jarry聚焦酷儿人群的文化及生存状态,厨师、美食家、作家、摄影师、艺术家、意见领袖……纷纷贡献内容。
公路旅行的野餐安排、待客简餐食谱、婚姻平权与饮食文化的关系、花甲同志的烹饪之道、身体在同性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时尚大师私厨的摆盘艺术、口感进化与美食谬论……看到这些标题,是不是口水都流出来了。
纽约摄影师及艺术家 Mac Malikowski 创办的Mouthfeel杂志,是一本讲究口感的同志美食刊物,它是英国 i-D 杂志眼中“世界最佳酷儿美食杂志”。
食物经过口中的物理咀嚼和化学反应之后,就会产生口味快感,继而影响人的身心体验。从眼睛的视觉感受开始,食物入口咀嚼、吞咽、进入肠胃,每一步都环环相扣,在与食物打交道的过程中,人们认识了爱情和。
某种程度上而言,口感就是人的精神寄托和创造力源泉,Mouthfeel 通过照片、情书、食谱、散文等形式力证这一点,并且重新定义新时代的同性恋文化和烹饪艺术。
FFF其名字是 Food for Fashion 的缩写,翻过之后,没人觉得它是一本美食杂志,因为可用的食谱屈指可数,就封面来说,它更像是一本小众时尚杂志。
翻开封面,内页是大篇幅时尚摄影照片,它们的共同点就是照片中都会出现食材或食物。食物+时尚的组合,让 FFF 显得与众不同,两位创始人 Zac Bayly 和 Stacia Hadiutomo 表示想通过这本杂志探索食物与时尚的绝妙关系。
很有趣,食物和时尚与人的关系方面有很多共通性,它们能让人上瘾、能被人拿来炫耀,人们也喜欢浪费它们。
如何像女孩一样烹饪美食?Cherry Bombe告诉你答案,它以女性视角,主要关注女性厨师,以及她们周围那些爱她们和被她们爱的人,详解食物从种植、制作、研究到享用的过程。因为创刊封面人物是超模 Karlie Kloss,照片中她正在享用自己制作的美味曲奇,所以杂志刚面世就备受瞩目。
2015 年创办的Tapas,以后来者的身份,几乎抢占了全球所有美食杂志的风头。内容不仅有各路名人分享自己的美食体验、各种新开张的逼格食肆探访、美食静物,还有以美食为灵感的时装、配饰、居家搭配指南,把它当作时尚杂志也很合理。
封面是 Tapas 的最大特色,拳王阿里吃西瓜、玛丽莲·梦露在沙滩小饮、星际迷航谢耳朵吃便当、Tom Ford 吃冰棍……从文化偶像、艺术大师,到时装设计大师、时尚超模、好莱坞巨星,每期封面人物都很大牌,他们都在封面上表现出吃货的一面,这样的出场方式,把其他杂志衬得暗淡无光。
美食家是不是都只知道吃?他们是不是都很肤浅,他们是否有灵魂?Gastronomica摆出来就可以打脸提问者,单看其封面,就表明了某种非同一般的身份和立场。
Gastronomica 应该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聪明的美食杂志,出品方是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内容主要是食物方面的学术性研究,每一篇文章都极其考验智力,但又非常靠谱严谨。
另外,为了女儿的健康午餐,澳大利亚妈妈 Kate Berry 从分享育儿美食和家庭亲子关系出发,创办的Lunch Lady季刊也很值得一看,具体请看早前推送:为了女儿的健康午餐,这位妈妈办了一本杂志。
以上都是从内容、设计、商业方面都很优秀的美食杂志代表,值得每一位杂志爱好者和经营者学习参考。似乎每一本都可以照搬来中国做一做,但是既然《悦食》都停刊了,说明目前中国本土适合美食杂志的生存空间还有限。不过,有了参照物,未来是美好的。
你看,教人吃饭做菜的美食杂志,以前不过是菜谱的升级版本,如今已经演变出各种新花样,从饮食文化到人文风情,从生活情趣到精神,通过一张图片、一段文字,就可以让人经由味蕾脑补生活的全部。
对于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来说,美食杂志只是生活的抚慰剂,尤其对于那些每天吃外卖的人来说,美食杂志可以让他们短暂地逃避现实,看过翻过足矣,合上书页,真实的生活还得自己尝,无论甘甜或是苦涩。
当然了,看再多美食杂志,也不会让你真正拥有生活,但是看过了各式各样的美食杂志之后,会让人更加懂得感恩,更加珍惜每一顿食粮,更能体会每一次吞咽食物带来的快感,因为美食是上天的恩赐,不要辜负它们,也不要辜负自己。
本站 一直向往泰国的水上集市,在游船中享受美景和美食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