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朱菲娜 2021年全国政策咨询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智观天下丨2021:中国经济“牛”气何来 时报时评丨审慎看待人民币连续升值 区域观察丨金陵之问:南京拿什么和其他城市竞争 预见2021本站
无标题文档本站
丽江,中国西南边陲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她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北部,金沙江中上游,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和滇、川、藏大三角区域,总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12万人,共有23个民族。丽江历史上就是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是汉唐时代通往和印度、尼泊尔等地的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半个多世纪前,人顾彼得来到丽江,被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和谐却鲜为人知而深深打动,称之为“被遗忘的王国”。
在这块被遗忘的王国,人类生息的历史至少也有10万年;相对漫长的历史,刚刚过去的10年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然而,这是丽江人刻骨铭心、永远难忘的10年,是丽江浴火重生的10年。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1996年2月3日17时14分18秒,一场震惊中外的里氏7.0级的强烈地震猝然降临,重创了位于金沙江畔的云南省丽江地区,须臾之间,房屋倒塌,天地呜咽,美丽的家园在短短几秒钟内山摇地动间顷刻化为瓦砾。伤亡17366人,其中死亡309人,重伤4070人,房屋倒塌约34万多间,损坏48.9万多间, 20余万人无家可归,受灾人口107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6亿元。主震之后又发生余震2529次……
今年80岁的丽江居民和渭南对于10年前的那次地震依旧记忆犹新:“当时我就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感觉到房子左右晃了起来,几秒钟后,电视机从柜子上掉了下来。我觉得不对劲,就往外跑。”短短的几秒钟后,和渭南的房子轰然倒塌,他的二儿子因为逃跑不及,被倒下的花台砸伤了腿。同时,也有不少村民因为那次地震而永久地失去了亲人。
然而,正如屹立于丽江的玉龙雪山是震不倒的,流淌于丽江的金沙江水是震不断的,世世代代生活在丽江土地上的人民,是震不垮的!他们以其智慧和汗水,挥洒着如椽大笔,在废墟的基础上,在震后10年间,书写出一曲平地起高楼的赞歌!
2006年初,正值丽江大地震10周年之际,当年采访过丽江地震的记者,再次踏上这片曾经饱受地震摧残的土地,搭乘一辆“面的”,凭残留脑海的模糊印象,寻访当年的足迹,看到的,是一派繁荣昌盛、充满勃勃生机与活力的景象。
当年下榻过的宾馆已不复存在,被正在兴建中的更现代化建筑物取代;当年曾冒着地震危险,为我们烧饭果腹的店主人一家,以及他们的小吃店,已找不到踪迹;当年曾死气沉沉、人迹寥落的大研古城,如今却是披红挂绿、人声鼎沸;当年曾是一片荒滩的不毛之地,如今正崛起一座气派恢宏、规模宏大的新县城……
此情此景,我们甚至怀疑自己的眼睛,怀疑眼前的这座美丽的城市是否是当年那座颓垣断壁、破败不堪的丽江。
有谁,可以在10年的光阴里,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一改而为蜚声海内外的世界级名镇?如今的丽江,头顶不仅戴上了三顶世界遗产桂冠,同时成为“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十个小城镇”之首,“地球上最值得去的一百个小城市”之一,“欧洲人最喜欢的中国旅游城市”、“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大文明风景旅游区”。
“毋庸讳言,10年前的丽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封闭的‘纳西王国’”。 丽江市委和自兴(纳西族,地震时任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县长)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正是那场大地震,使丽江第一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也使丽江人开始以超前的眼光审视丽江,并在地震留下的废墟上响亮地提出了“大灾难、大机遇、大发展”的口号。
生长在玉龙雪山下,喝着金沙江水长大的丽江人,有着不屈不挠的意志和精神,在与天地的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升华。
站在战胜灾难、恢复建设的新起点上,丽江人的观念发生着强烈碰撞,并在碰撞中发生了深刻变化。正是由于观念的创新,丽江人把家园的恢复重建变成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把封闭的“纳西王国”推向世界,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的丽江”。
短短10年间,丽江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全区人民,审时度势,变灾难为机遇,加大改革开放,努力开拓创新,不断创造出抗震救灾的“丽江精神”,震后恢复重建的“丽江速度”,旅游业发展的“丽江模式”,招商引资开发丽江的“丽江经验”,丽江崛起为中国西部一个旅游、投资、开发、发展的亮点城市,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迷人风采。
2002年12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丽江市,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设为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此后,一座全国惟一纳西族自治县的新县城--玉龙新城应运而生。
在这10年间,振奋人心的丽江古城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丽江人民没有懈怠,又成功申报了“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丽江,成为世界普遍关注和精心呵护的地方。
10年间,丽江的城镇建设事业按照“保护一片、整合一片、拆迁一片、新建一片”的思路,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丽江城市建设进入了全新的二次创业时期,引来国内外的文化人、企业家纷纷落户丽江,成为推动丽江发展的强劲动力。
10年间,旅游业的发展为丽江人拓展了生存发展之路。目前注册的导游已有4000多人,直接从事旅游业的有3.6万人,间接从业的有8万多人。旅游业税收占了丽江税收的一半以上;丽江机场已成为国内最忙的支线名;而云南移动通迅的漫游费更是有60%来自于丽江。
10年间,丽江市委、市政府更是不遗余力地为把丽江推向世界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2005年9月,市委领导率队到美国“推销丽江”,并向美国夏威夷东西方中心捐赠了100卷《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西方国家的许多人正是通过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的文章、照片和研究著作对中国西部特别是丽江有了初步了解。丽江市将百卷东巴古籍捐赠给美国,将把西方国家的眼球再次引向丽江,为丽江文化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0年间,丽江人民实施天保工程,使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全市现有林地面积达2400万亩,比10年前增加了20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以前的10440万立方米增加到目前12687.6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40.33%增加到52.56%。
10年后,一座古朴典雅、欣欣向荣的世界名镇展现在我们眼前:国民生产总值以年均9%以上的速度增长;地方财政收入从10年前的1亿多元增长到今天的4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年均11%左右的速度递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达6%以上;海内外游客从十年前的50万人次猛增至今天的400多万人次,丽江成为云南省震后发展最好的地区。
现在当地村民已经完全从地震的阴霾中走出,当年亲历地震的和渭南说:“从那次地震到现在,村子里几乎所有的人家都盖了新房子,村民们还用上了洗衣机和电冰箱、DVD、音响等现代化的家电。”他还说,最近5年的变化更大,摩托车、汽车也慢慢走进了农家大院。
村民木本恒还拿出了当年地震时他家的照片,向记者进行介绍。他说,这10年变化太大了,日子越来越富裕,今年他还利用自家的农家院搞起了生态旅游,他相信今后的日子会更好。
10年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对丽江的明天,市委和自兴、代市长张祖林显然胸有成竹。和自兴说:“丽江已经成为世人瞩目的品牌,市委、市政府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荣誉,精心呵护丽江品牌,不断提升丽江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把丽江建设成为国际著名的文化旅游名市。”张祖林认为,丽江人正是通过创新思路、勇于实践,把丽江推向了全省、全国和全世界。他说:“当前要把优质服务、诚信服务、善待天下客的理念深深植根于丽江这片沃土之中,真正使丽江成为国内外游客梦寐以求的乐园和天堂,让游客想来、爱来、来了再想来。”
握着这两名土生土长的丽江人粗糙有力的大手,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真实的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力量,令丽江人民在大灾难面前没有被压垮,而是挺直了腰杆,将大灾难转换成发展的大机遇。
十年人事几番新。丽江,缔造了人间奇迹。徜徉在古城丽江,胸中涌动的,是少许的遗憾,丝丝的怅然,而更多的,是旧友重逢的喜悦,是劫后重生的欣慰,是天翻地覆的酣畅。回首过往,不胜唏嘘,着眼现在,无限风光,展望未来,豪情满怀。
本站 蚝油油麦菜:简单小炒,鲜香爽口,微辣开胃 油麦菜和莴笋叶很相似,不过口感要比莴笋叶更嫩、更脆些,且没有莴笋叶的苦涩味道;用点蒜末和蚝油炒一炒,还挺不错的。 蚝油油麦菜 图文 |老方小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