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 丽江声音更响亮
据丽江市假日办的数据,2017年春节黄金周,丽江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8.96万人次,与2016年同期接待海内外游客39.86万人次的数据相比,增长了47.92%本站
这十年 丽江声音更响亮本站
党的以来,全市宣传文化系统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理论武装、引导、精神文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
7月22日上午,“丽江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一场:丽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专题)召开。丽江市宣传系统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以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开展专题学习6万余次。市、县两级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00余期,实现了党员干部培训全覆盖。
十年来,丽江市紧紧围绕宣传思想战线使命任务,着力推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拓展、守正创新,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全市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实践所66个、实践站472个,实现县、乡、村全覆盖。
十年来,丽江市始终把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文化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目前,全市各级共有图书馆6个,文化馆6个,博物院(馆)7个(含1个民营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按标准实现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统筹有线、无线、卫星三种技术覆盖方式,累计实施“村村通”“户户通”用户28.3万户;全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作年均播放5028场次。文化惠民活动年均举办393场次。
十年来,丽江市借助优秀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加快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出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一批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互动发展。目前,全市共有4600余家文化经营户,1444家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有26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营业收入上亿元的文化企业3家。202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累计达到202.4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GDP)平均比重达6.7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排名连续10余年位居全省第一。同时正在着力打造“红色丽江、多彩丽江、乡愁丽江、艺术丽江、创意丽江”五大IP。
十年来,丽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主流思想阵地不断壮大,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为推动丽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支持。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面建成,市级媒体融合稳步推进,网络文明引领社会新风尚,互联网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丽江宣传系统将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筑牢信念之基,弘扬文明之风,浩荡文化之魂,奏响昂扬之歌,持续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满怀信心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问:全国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品牌。请问,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丽江市文明办主任张飚: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是城市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自2010年我市获得省级文明城市,2015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注重为民利民靠民,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注重日常经常平常,文明创建工作在改善城市环境面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变化上。
一是市场变美了,群众更放心了。二是小区变靓了,群众更舒心了。三是道路变宽了,群众更顺心了。四是管理变优了,服务更暖心了。五是载体变新了,活动更丰富了。在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我市以总分88.79的成绩在97个地级城市中排名第17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以总分97.57的成绩在全国 97个地级城市中排名第9名,群众知晓率、参与率、满意度调查以19.66的成绩在全国排名第7名。这也有力的证明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文明城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永远在路上。我们将深入领会好“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以环境新面貌、文明新风尚、精神新状态、思想新自觉、城市新进步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问:近年来,丽江文艺事业持续繁荣发展,在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等每一块文艺领域都获得了不菲成绩,成为丽江的一张靓丽名片。请问,与十年前相比,我们丽江文艺事业发展有哪些方面的亮点和成绩,未来又有什么发展构想呢?
丽江市文联党组、主席曹文彬:近年来,市文联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按照“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全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是突出引领,全力打造过硬的文艺队伍。二是勇于创新突破,全力推进丽江文艺的深远影响。三是融入中心工作,全力营造改革建设的氛围。四是积极创造条件,全力优化文艺人才的成长环境。五是加强对外交流,全力提升丽江文艺的外部环境。六是借助丽江品牌,全力配合名刊名人的深度融合。借助丽江古城的优势品牌,与丽江古理局紧密携手,持续举办“爱在丽江•中国七夕情诗会”爱情诗接力赛颁奖会,“著名诗人写丽江”、“鲁奖作家写丽江”采风活动,设立“百花作家丽江古城创作基地”,推动了丽江文艺家与名刊名人的交流互动。
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构想:一是围绕“出作品、出人才”,大力实施“精品名牌”工程。二是围绕繁荣文艺,大力实施文艺队伍和文艺阵地建设。三是围绕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艺助力中心工作,推出讴歌人民、讴歌时代的好作品。
丽江市委网信办副主任皮之中:我们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着力重大选题、创意策划、阵地建设、人才队伍,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宣传丽江旅游发展、民族文化、环境保护、创文等,做到两个全覆盖(全网、全域)、在众声喧哗中让亿万网民听到党的声音、丽江的声音,为丽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持。
一是突出一个重点,认真做好网上宣传。二是推出两个一批,推出一批网络正能量精品、推出一批网络正能量志愿者。三是打造3张名片。组织“春暖花开丽江欢迎您”网络传播活动;开展“金沙江畔丽果飘香”网络助农活动;举办“网聚彩云南传播正能量”新媒体发展丽江峰会。
下一步,我办将以“喜迎二十大”为主线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打造网络正能量“爆款”作品;二是持续加强面向南亚东南亚传播能力建设,做好丽江境外宣传工作;三是不断调整优化网络正能量志愿者队伍人员结构;四是继续举办好第二届“网聚彩云南传播正能量”新媒体发展丽江峰会及金沙江畔丽果飘香”网络助农活动。
问: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也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请问近年我市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做了哪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丽江市广播电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鸿胜:党的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聚焦让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的目标,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了一批惠民工程,保障广播电视信号“长期通”“优质通”,形成了有线电视、无线数字电视、调频广播、直播卫星、应急广播、IPTV、OTT和互联网视听节目等多种方式和多项技术传输覆盖的格局,全市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99%以上。
我们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方面,重点做了5个工作:一是实施广播电视直播卫星覆盖惠民工程。二是实施广播电视数字化无线覆盖惠民工程。三是实施应急广播体系惠民工程。四是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保障机制。五是推进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和广电5G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十四五”规划,聚焦广播电视行业管理部门的职责,重点推进6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快构建新时代引导创新体系。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建设智慧化广播电视安全传输保障体系。四是推进智慧化网络传播体系建设。五是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人才培育。推进“广电传媒人才集聚工程”,为广播电视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六是积极培育和发展广播电视产业。
问:近年来,丽江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占GDP的比重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成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请问,与十年前相比,丽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有哪些亮点?
丽江市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朱峰:丽江文化产业发展始终坚持品牌引领,充分发挥丽江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资源优势,通过社会广泛参与,大项目带头,品牌引领,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高层次、大范围深度融合和互动发展,文化产业业态不断丰富完善,呈现出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支撑城市品牌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是演艺产业不断谋新求变,探索出了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径。形成了“景区+演艺”“剧场+演艺”“主题公园+演艺”“街区+演艺”的运营模式。二是文化旅游产业实现旅游资源要素的重新架构,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更为广泛、更加深入,带动效应更加明显。三是民间工艺品行业在做强、做优、做精、做特、做全上下功夫,形成了类型多样、层次丰富的产品体系。四是借助科技手段,创新产品载体,数字文化产业正在兴起。通过引进应用3D建模、AR、精准定位等国内先进技术,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丰富文化展示形式,实现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增强游客体验感和吸引力,延长游客在丽江的停留时间。先后建成采用数字投影、数字融合、人机互动的纳西创世纪VR体验项目、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徐霞客纪念馆、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沉浸式文旅游戏《创世缘起》等一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项目,成为游客和本地市民体验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的重要基地,弘扬了丽江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提升了丽江的文化魅力。
本站 聚焦新就业形态 张冰子 近些年我国数字经济新业态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平台型就业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突如其来的经济波动,新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