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漓江換新顏發展譜新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人民警察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昨天(8月26日)在人民大会堂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在人民警察队伍中引起强本站
桂林:漓江換新顏發展譜新篇本站
如何在保護生態的同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以來,桂林在實踐中交出答卷:貫徹踐行新發展理念,以保護漓江為核心,改善生態、發展經濟、惠及民生,讓自然與社會同進步。
“我家三代都靠撐船為生,我14歲來到這裡開住家船。”在七星區訾洲公園旁,今年30歲的趙祖進回憶說,“當時靠打魚和撐船維持溫飽,住在船上,環境惡劣,漲洪水時,根本不敢睡覺。”
2016年,趙祖進一家三口被轉移安置,搬上岸住進了70平方米的房子,他獲得15萬元安置補助,現在正准備到漓江保護區外與人合開養殖場。細雨蒙蒙,望著清澈的漓江,趙祖進說:“以前這裡的水很臟,自己都不想看,我們搬走后,水起碼清了10倍!”
漓江城市段住家船歷史悠久,部分漁民以船為家,吃喝拉撒都在船上,生活污水直排漓江。2016年,桂林市啟動漓江城市段住家船整治工作,投入2632萬元,112戶住家船漁民被妥善安置,告別風雨飄搖的船上生活,漓江水質和景觀環境得到有效保護。
“漓江是桂林核心中的核心,競爭力中的競爭力。”桂林市委趙樂秦說,保護漓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光榮。《漓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條例》《桂林漓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3—2025年)》相繼出台、漓江風景名勝區工委管委會成立、漓江綜合執法和長效保潔等制度改革啟動實施、漓江綜合治理與生態保護工程持續重點推進……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保護天下甲。近年來,桂林先后投入近70億元,全面整治漓江城市段7條溪河、46個片區,並向市區周邊及漓江支流推進,遏制污水直排漓江現象,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超過99%。
截污還需控源。桂林建立漓江游船環保准入標准,對漓江游船進行全面提檔升級,不達標的全部退出,108艘游船全部實行星級管理﹔拆除所有市區沿岸及洲島魚餐館違規搭建﹔漓江城市干流及上游水庫全面禁止網箱養魚,沿岸養殖場全部遷移。
今年2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桂林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成為中國首批獲批的三座城市之一。“保護漓江,就是桂林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問題。”桂林市市長秦春成說。
百裡漓江,百裡畫廊。作為風景名勝區的漓江,2017年接待境外游客量達到249萬人次。作為桂林市飲用水水源地的漓江,多年來水質達標率為100%,所有國家考核水流斷面水質均達到地表水Ⅱ類標准﹔漓江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80.46%、城市綠化覆蓋率為40.0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68平方米。
“今年國慶,我們家的房間全被提前預訂了,收入比平常翻了一番。”漓江冠岩景區公園旁,民宿“漓江緣”老板賓琴笑容滿面……
接待國內外游客238.36萬人次,同比增長18.93%﹔實現旅游消費28.07億元,同比增長20.47%。這是桂林在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的亮眼表現。
改革開放以來,桂林一本藍圖繪到底,在旅游綜合改革、旅游業態創新等方面領全國之先,成為現代旅游業的典范。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了《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建設發展規劃綱要》,國際旅游勝地建設成為桂林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
保護和開發漓江、象鼻山、陽朔等傳統景點,建立漓東百裡生態示范帶,攝影勝地龍脊梯田創建5A級景區,建設山水風光體驗之旅等旅游精品線路……依托秀美山水,桂林的生態旅游路越走越寬。
“在桂林,隻講生態不全面,還要看桂林的歷史文化。”趙樂秦說,桂林是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守好生態“生命線”的同時,還要“尋找文化的力量、挖掘文化的價值”,把歷史文化中的“散珠碎玉”串起來,做好生態、文化、旅游相融的文章。
漓江之濱,古香古色的逍遙樓傲然聳立。登樓臨風,近觀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所書“逍遙樓”碑刻,遠眺“桂林老八景”,山水桂林更添文化之美。靖江王府、正陽東西巷、逍遙樓及周邊街區等組成一個1平方公裡的歷史文化旅游休閑街區,每日游客如織,成為桂林文化旅游新地標。
《印象·劉三姐》是全國首個、全球最大的“山水實景演出”,自2004年公演以來,廣受歡迎。今年,來桂林的游客可觀看體驗的文化項目又多了一個——大型歌舞《桂林千古情》,每場演出座無虛席。
剛剛看完《桂林千古情》,游客廖先生意猶未盡:“我們用了兩個晚上,分別看《印象·劉三姐》和《桂林千古情》,從不同側面展現桂林,都很震撼,值得看!”
“生態是底色,文化是特色,融合是路徑。”桂林市委政研室主任龔明聰說,桂林正加快實現從旅游目的地向國際旅游勝地轉變。截至2017年底,桂林全市A級景區達63家。2017年全市旅游接待人數突破8000多萬人次﹔今年1至8月已接待游客6800多萬人次。
桂林城區建筑限制高度,可使用面積和容積率較低,城區內一度出現風景名勝、黨政機關、工廠企業、市民住宅區、游覽區混雜的情況,人口擁擠、交通阻塞,產業難以壯大,漓江的負荷在不斷加重……
環境限制和土地緊張,猶如兩隻大手,扯住桂林發展的后腿。怎麼辦?“保護漓江,發展臨桂,再造一個新桂林”的決策應運而生。
桂林市民小王搬進臨桂新區的新房已有一年多時間,“新區交通通暢,教育、醫療、公園等一系列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都已比較完善,晚上小區燈火明亮,人氣越來越旺。”
2009年,臨桂新區創業大廈等重大項目集中開工﹔2014年7月,桂林市委、市政府機關正式入駐臨桂新區﹔2016年,市直44個具有行政審批功能和服務的部門全部進駐……一座現代化生態宜居新城正在崛起!與此同時,老城疏解提升取得顯著成效,漓江兩岸生態環境改善,城市品位發生歷史性變化。
2013年7月,桂林啟動實施建設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總投資約130億元,分4個批次在所轄17個縣區打造60個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截至目前已建成三批共44個示范鄉鎮,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的桂林城鄉發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漓江東岸,雁山區草坪回族鄉是休閑旅游主題小鎮。“原來我們草坪通往外界隻有唯一的一條水路,坐木船要一個小時才能到達竹江碼頭。”草坪村村民趙小發說,這幾年草坪變化特別大,路、水、電、網絡都通了,來旅游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2016年3月,規劃面積為142.7平方公裡的桂林經開區正式挂牌成立。2017年7月,經開區舉辦“桂林華為合作區招商大會”,整體招商以龍頭企業為帶動的產業集群,簽訂10個協議項目,投資總額31.64億元,促成華誼智測、巴斯波、孚瑞達等一批項目簽約入駐園區。目前,除華為以外,比亞迪、中興等一批中國500強企業紛紛入駐經開區。
40年來,特別是黨的以來,桂林立足生態、旅游、文化優勢,加快推進產業融合升級,地區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11.22億元躍升至2017年的2045.18億元,增長了182倍。秦春成感嘆道:“桂林其實也是一座產業之城,正是產業和山水相得益彰,才讓桂林更有魅力。”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本站 前一阵的恶性毁容事件,又一次把丽江这座旅游城市推向了风口浪尖,各种吐槽接踵而至,可这也并不能打破我对丽江还算不错的印象,尤其是泸沽湖,夏天游览留下了小小的遗憾,这个冬天故地重游,三四天的慵懒时光,远离雾霾,蓝天白云,圣洁的泸沽湖,我还是很喜欢冬日的泸沽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