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保护与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中国政府网4月25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治理城市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又本站
丽江古城保护与发展之路越走越宽本站
隆冬时节,丽江古城的三角梅开得格外热烈。藤蔓搭在树干,爬在墙头,一朵朵紫色小花在寒风里簇拥抱团,家家门前流动着清澈见底的溪水。置身其中,传统文化触目可及,古韵古风扑面而来。
1997年12月4日,丽江古城申遗成功,此后,“古城不再只是丽江人居住生活的场所,而是丽江人的精神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是丽江今后赖以发展的宝贵资源”成为丽江人的共识。市委、市政府更是把遗产保护摆到了事关丽江长远发展、事关全市人民发展权益的高度进行谋划和保护。
20年来,丽江市秉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传承中利用、在利用中传承”的理念,促进古城保护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丽江古城的保护可以浓缩为8个字:修旧如旧、维持原貌。为此,丽江市编制规划,点线面结合,先后颁布实施了《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理规划》等保护古城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定和办法,为古城实现依法和科学管理、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管理支撑。
“不与人家比先进,而是比特色、比文化。”丽江对古城的成功保护,源自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发展思路。这种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的“丽江理念”早已植入丽江人的心中。为此,20年来丽江古城在改造中没有改变一丝一毫的古城风貌。
20年来,丽江市累计投入37亿元资金,实施了以改善古城卫生、通讯、供电、供水、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的丽江古城恢复性修建及环境整治工程,开展了古城户内外电气线路改造、电力电信有线电视三线和供排水两管入地、文化广场修建、黑龙潭扩容、消防管网铺设和设施完善、道路修复、供配电网络配置、灯光亮化、增加绿化用地、厕所改造等基础设施工程。
丽江还在“数字古城”上大做文章。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丽江古城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首批试点”,并于同年开始着手数字古城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网络管网改造的全部工程内容,工程共开井499个,埋管960.56米,对原有管网进行开挖改造敷设管道,路面按原貌恢复。新建光缆共计26.431千米、光支箱73个、分支箱110个,古城共建设完成7个业务区,具备完全承载3000个监控摄像头的能力,整个古城内90%以上的用户的业务都具备完全接入的能力。
每天沐浴着朝阳,丽江东巴造纸大师和秀红就和家人一起来到手道丽江民俗文化展示馆,为游客展示东巴造纸技艺,并手把手地教游客制作东巴纸。
披星戴月的纳西阿妈在庭院里撕树皮,穿着羊皮坎肩的纳西汉子拿着刻刀在皮具上雕刻花纹,身着艳丽纳西服装的“胖金美”在扎染池前忙碌……不要以为这是电视剧里的场景,在手道丽江民俗文化展示馆里,像和秀红这样的民间艺人每天让“老丽江”的生活场景生动再现。东巴造纸、纳西扎染、茶马古道……手道丽江里这些充满浓郁丽江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构成一幅触手可及的动态生活画卷。
“古城除了古旧建筑外,最值得保留的就是流传下来的原生态社会结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工作人员和丽铭说,“从2009年开始,市里每年安排1000万元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资金,用于整理挖掘文化遗产、修复历史遗存等。 ”
20年来,丽江市逐年将公房院落用于民族文化项目的开发,支持从事东巴文化、纳西古乐、民间手工艺、传统建筑工艺的单位和个人,在古城内从事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展示活动,吸引文化名人回落古城项目。目前古城内民族文化体验展示点已达16处,形成了如“手道丽江”“方国瑜故居”“天地院”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示范窗口和历史文化遗存,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传统纳西宅子是老丽江人生活的历史镜像。这几年,丽江古城里出现了好多座私家园林式院落,屋主多为普通市民,他们把自己的房子免费供游人参观,以展示古城里丽江人的生活原貌。
坐在用清朝年间青砖铺地的恒裕公小院里,在古城生活了一辈子的阿六叔很开心。他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来参观恒裕公民居博物馆的游客比往年翻了好几倍,人多的时候一天会有上万人进院里参观。阿六叔是土生土长的古城人,他的曾祖父于1857年建造了这个纳西民居。“老宅子里的物件也是祖上留下来的,我们家的生活状态是老纳西的生活方式,游人进院后可以直观地了解纳西族生活的原貌。”阿六叔说。
“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古城改造,丽江古城最大的特色是‘活’的,因为它充分保留了居民的生活状态和历史印迹。”在丽江古城申遗成功20周年暨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专家们如是说。
申遗成功后,丽江借助“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这块金字招牌,在保护中发展旅游业,促进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实现双赢。
通过品牌的驱动和引领,丽江市游客人数及收入逐年快速增长。1995年全市游客总数为84.5万人次,2005年达到404.23万人次,增长3.8倍;1995年全市旅游总收入为3.26亿元,2005年达到38.58亿元,增长10.8倍;2016年全市游客总数为352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09亿元。
这一切完全得益于丽江创造了“世界遗产带动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古城申遗成功后,丽江市设立了专门的古城保护机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并建章立制、制定遗产保护资金管理机制和在核心区鼓励传统文化的开展,从战略高度经营民族文化,将古城打造成一座“活城”,从而使民族文化和经济成功对接,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在古城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丽江对古城的保护也不敢有些许的懈怠。20年来,丽江市将收取的丽江古城维护费全部用于丽江古城的保护,其间,拆除了保护区域内不协调建筑,增加了古城内环境卫生、消防、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提高古城水体洁净度、环境清洁度,改善古城整体环境质量;并对古城内的大街小巷逐一整治,铺设供电、通讯以及上水、下水管网,古城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据统计,目前已投入了30多亿元。
2001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5届年会上,丽江古城“以世界遗产保护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发展反哺遗产保护”的成功实践和经验,被确定为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丽江模式”,从而形成了在亚太遗产地加以推广的决议。
时隔15年后,在丽江古城申遗成功20周年暨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和各界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专家代表们也对丽江古城“以世界遗产保护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发展反哺遗产保护”的“丽江模式”赞不绝口。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丹青表示,丽江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城古朴的风貌。经历20年不断地探索,走出了一条优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了文化旅游品牌,从而带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意大利庞贝国际研究中心主任翁贝托,对丽江古城有着特殊的感情,“我和丽江,庞贝古城和丽江古城特别有缘,1997年,庞贝古城和丽江古城在同一时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翁贝托说。20年来,“丽江模式”让丽江经济有了显著增长,这是件好事。今后,丽江必须找到正确的方式,使古城在商业利益和文化发展方面更加和谐地发展。
本站 央视网消息:除了牧羊人朱克铭外,在搜救的队伍中,景泰县中泉镇常生村也是举全村力量参与救援。 这次山地马拉松越野赛的第三打卡点是全赛段最高的打卡点,也是极端天气影响最重的地方。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